手机再次震动。邓寄的消息:【测试了新传感器,延迟降低到0.25秒。附件是演示视频。】
程唯点开视频。环形装置在黑暗中运转,光线比之前更加流畅,像是有了生命一般。邓寄的手偶尔入镜调整参数,修长的手指在控制板上飞舞,动作精确如演奏乐器。
他正要回复,突然注意到视频角落里有一张熟悉的纸,是他临走前随手画的草图,潦草地记录着对装置外观的修改想法。邓寄不仅保留了它,还真的按照那些看似随意的线条调整了结构。
程唯放大视频细节,发现工作台一角整齐地排列着他常用的颜料,不是按照色系,而是按照使用频率。这个发现让他喉咙发紧。邓寄总是用数据和逻辑掩饰自己的关心,就像用严谨的代码封装柔软的内核。
他翻到素描本新的一页,开始画下记忆中邓寄站在环形装置前的样子。不是那个冷静精确的工程师邓寄,而是瞳孔扩张、沉浸在感官世界中的邓寄,那个看到常人看不到的颜色的邓寄。
画到一半,他突然停下,转而写下一系列技术建议,如何让装置更友好地适应邓寄的视觉敏感度。如果邓寄能为他的脑波优化系统,他也能为邓寄的特殊感知调整设计。
发完邮件,程唯靠在硬邦邦的椅子上,医院的嘈杂声渐渐远去。他梦见色彩在虚空中流动,形成奇异的图案,而邓寄站在图案中心,向他伸出手……
“小唯!”
母亲惊恐的声音惊醒了他。程唯猛地站起来,看到监护仪上的线条变成危险的平直,警报声刺破空气。医护人员冲进病房,他被推到一边,眼睁睁地看着继父被电击、注射、抢救……
当一切重新稳定下来,天已经亮了。医生把母亲叫出去谈话,程唯独自站在窗前,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条纹状的阴影。手机显示有三个未接来电,全部来自邓寄。
他走到走廊回电,但信号很差。最终邓寄发来一条消息:【新加坡主办方坚持要两位创作者至少一人到场。我明天出发。设备已打包。你那边情况如何?】
程唯看着重症监护室的门,母亲低低的啜泣声从里面传来。他慢慢打字:【继父病情有变。暂时走不开。你去吧,代表我们两个。】
回复来得异常快:【明白。医疗团队是最好的吗?需要我联系首都的专家吗?】
程唯眨了眨酸涩的眼睛。这就是邓寄表达关心的方式,提供实际解决方案而非空洞安慰。【目前稳定。医生说需要观察。你专心准备展览。】
放下手机,程唯走回病房。母亲坐在床边,手里捏着一张纸,病危通知书。
“医生说……”她的声音颤抖着,“即使醒来,也可能有严重后遗症。”
程唯抱住母亲瘦弱的肩膀,感受着她的颤抖。无论继父如何,这个女人始终是他生命中的第一抹暖色。他突然想起邓寄描述母亲葬礼上的白玫瑰是“铅灰色”的样子,那种平静下的巨大伤痛。
“他会好起来的。”程唯轻声说,更像是对母亲的安慰而非对继父的祝福。
接下来的三天像一场模糊的长梦。程唯在医院走廊、家属休息室和病房之间来回,睡眠被分割成十几分钟的小片段。邓寄每天准时发来备展进度,语气一如既往地简洁专业,但程唯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关切,询问医疗情况,附上展览画册电子版,甚至发来一段新加坡河畔的夜景视频,说“色彩模式你会喜欢”。
决赛前一周,继父终于脱离危险期,但右半身瘫痪,语言功能严重受损。当医生宣布这个消息时,母亲崩溃大哭,而程唯感到一种奇怪的平静。这个曾经强势的男人现在躺在床上,嘴角歪斜,眼神浑浊,再也不能对他的人生指手画脚。
“你可以回去准备比赛了。”母亲擦干眼泪说,“这里有我。”
程唯摇摇头:“再等两天,等转普通病房。”
那天晚上,他收到邓寄从新加坡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屏幕上的邓寄站在一个宽敞的展厅里,背景是已经组装好的《色彩频率》装置,看起来比校园版本更加精致专业。
“测试效果超出预期。”邓寄说,声音因网络延迟而断断续续,“评委会主席很感兴趣,问了你很多问题。”
程唯注意到邓寄眼下浓重的阴影和更加苍白的脸色:“你睡过觉吗?”
“足够。”邓寄推了推眼镜,“看这个。”他调整镜头,展示装置的新功能,现在观众不仅能影响光线变化,还能通过APP保存自己创造的“情感色彩”。
“太棒了!”程唯由衷赞叹,“我就知道你会搞定一切。”
邓寄停顿了一下:“不,这是你的创意。我只是实现了它。”他的声音低了下去,“没有你在这里……感觉不对。“
这句话让程唯胸口发紧。他想说些什么,但网络信号突然变差,邓寄的影像冻结在一个罕见的微笑上,微小但真实,像是破晓时分的第一缕阳光。
视频切断后,程唯打开邮箱,发现邓寄发来一份详细的技术报告和几十张照片。翻到最后,他看到一张非技术性的图片,邓寄站在装置前,由一位工作人员拍摄。他穿着正式的深蓝色衬衫,表情依然严肃,但手里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快点回来”四个字。
程唯忍不住笑了。这是邓寄式的幽默和思念。他翻到素描本空白页,迅速画下记忆中两人在仓库工作室工作的场景,邓寄专注调试设备的样子,阳光穿过高窗在他身上投下的光斑,还有那些不可思议的颜色在他们之间流动的瞬间。
画完后,他拍照发给邓寄,附言:【决赛见。别太想我。】
回复来得比预期快:【已经修改了七处设计错误。你的草图虽然混乱但有用。PS:你父亲情况如何?】
程唯看着“父亲”这个词,意识到邓寄误解了关系。但他没有纠正,只是简单回复:【稳定了。我三天后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