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王妃今天登基了吗 > 第24章 上钩

第24章 上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登临楼附近的商户,能盘问的都已经盘问过了,可疑的人倒也有,但仔细勘察下来,却没有一个是和本案相关的,倒是抓到了不少偷鸡摸狗的窃贼。

祁暄没绷住笑了,又赶忙抵唇轻咳一声遮掩过去。

孟武彰看他一眼,冷冷道:“萧王殿下昨日携王妃夜游,言笑晏晏,心情颇爽,看来已经有了不少收获?”

“是啊,孟指挥使派人尾行,难道是怕本王玩得太过忘我,耽误了办案?”

孟武彰不置可否。

祁暄抢行两步,挡住他的去路:“你一直怀疑九筠与立春刺杀有牵连吧?”

孟武彰的脸上闪过一丝讶异,终于停下来,等着他的后话。

“不必惊讶,当初我也在场,那些人怎么死的,看得不比孟指挥使模糊。”祁暄摇开折扇,扇面上描金的山水人物画在阳光下格外晃眼,“只是,孟指挥使有没有想过,那些人对九筠动手,是想争取一个抵达边关,击溃主将战意的噩耗?”

他自然知道。

若是不知道,就不会派人保护好平阳侯府,也不会只是叫人跟着陈九筠了。

但这些也没必要多说。

孟武彰沉默片刻:“既然萧王殿下开了金口,我会暂时撤下对萧王妃的监视。”

反正已经被发现了。

“有劳孟指挥使了。”祁暄唰的收拢折扇,点了点大理寺的官舍方向,“正巧梁隋那边有了新发现,一起去看看?”

孟武彰看着祁暄的眼神起了一些变化。

祁暄只是笑,单纯的看不出任何情绪的笑。

梁隋负责看守人证,这两日一直兢兢业业,眼睛都不敢合拢太久。

但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这不正常。

没人能保证歌女能在七日内醒来,也没人敢保证她一定无法醒来。

对方既然策划了那么大一场阴谋,将两个国家的和平都牵扯进来,不能在这个关头接受变数。

每日负责为歌女煎药换药的侍女成了梁隋的重点调查对象,但她们一切正常。

最后,他鬼使神差地,将视线放在了汤药身上。

他没抱任何希望,只是以防万一,在早上送药的时候,截下汤药给老太医重新确认了一下。

老太医经验丰富,在太医院任职三十多年,只将汤药送到嘴边一嗅便顷刻变了脸色,他要过侍女煎药的方子,发现有人模仿他的笔迹,在最后加上了一味性热的药材。

这味药不是毒药,但它的出现直接将整剂汤药的效用毁于一旦。

祁暄收到消息匆匆赶来的功夫,梁隋已经顺藤摸瓜将人抓住了。

“……”

官舍的空地上,孟武彰半蹲在地上,阴沉着脸收回手。

面前的尸体尚有余温,但已经死透了。

梁隋解释道:“他动作太快了,我们一按住他,他就服毒自尽了……”

祁暄拢眉:“沉水山庄那两个人也是这样的……”

事情越来越奇怪了。

不论是立春的刺杀案,还是如今的使臣案,背后好像是同一批人。

但这些曾经胆大包天刺杀皇帝的人,又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杀的使臣呢?

他们甚至放过了郑大人。

死去的十三人,除了使臣以外,没有一个官身……

众人各有猜测之时,重新煎了药,帮歌女换药的侍女神色惊慌地过来禀报。

“那位姑娘不行了!”

那可是唯一的人证。

孟武彰下意识地往前跑了两步,又猛地回头去看祁暄。

祁暄站在原地若有所思,见他看过来,便微微点头,道:“去太多人也没有意义,这里交给孟指挥使了。”

“萧王殿下要去哪?”

“王妃还在等我,我们约好了,要去西城散步。”

*

帘幕拂动,杯盏狼藉。

这里是徐府临莲池的水榭,因为徐文星喜欢,便成了他的专属地盘,便是徐文悦,没有要事也不会往这里来。

最近公事上连连受挫,徐文星告了假,谁也不见,躲在这里喝闷酒,他喝退了所有侍奉的仆役,只留下玉烟姑娘陪他。

玉烟知他心绪,感同身受,弹的曲子也郁郁寡欢,一曲短歌,徐文星几乎将一壶酒都喝尽了。

见他还要再倒,她心中一紧,放下琵琶,快步上前按住了他的手。

她还绑着义甲,纤细柔软的掌心按在他手腕上,指尖粗糙微冷的绑带轻轻搭住手臂内侧敏感的皮肤,即便没有用力,也让徐文星停住了动作。

“别喝了,这酒太烈,喝多了伤身。”玉烟神色难得的严肃,徐文星自轻自贱的模样仿佛给了她一些勇气,她夺下酒杯,放到远处。

徐文星回过神来,眉头一皱,越过她要将杯子夺回来。

玉烟两只手按着他的胸膛,将他抵住,气鼓鼓地道:“不要再喝了!”

徐文星喉头滚动了下,似乎有很多话要倾吐,但最后他只是垂下眼,说:“最后一口。”

他依然没有什么表情,只有微红的眼眶流露出几分脆弱。

玉烟端过那杯酒,犹豫再三,还是还给了他:“最后一口。”

徐文星扯出一抹极淡的笑容,接过来一饮而尽。

片刻之后,他的视线越发迷蒙,无法自控地扯松领口,含糊地让玉烟去拿冰鉴来。

手却紧紧地抓住她,不让她离开。

玉烟紧张地扶住他:“徐大人,你没事吧?”

徐文星一言不发,只是怔怔地看着她,醉红的脸庞靠得越来越近。

玉烟心如擂鼓,睁大了眼,又是羞涩又是期待地等待着,一动也不敢动。

“玉烟……”他轻声呢喃。

“嗯,我在。”

扑通。

徐文星彻底醉倒,摔在地上不省人事。

玉烟僵在原地,沉默了好久,才不可置信地看向他。

那么小一壶酒,他居然就醉倒了?!

然而这一看,她眼中又划过一丝喜悦。

方才被徐文星扯松的衣襟,因为他这一摔,竟掉出一封信笺来。

她谨慎地推着徐文星,唤了两声,见他没有反应,才悄悄拆开来看了一眼。

这一眼让她险些惊呼出声。

她将信笺折好,放回他的衣襟之中,犹豫再三,一咬牙,起身匆匆离开了。

她走后许久,地上的徐文星才睁开眼睛,从地上爬起来,慢条斯理地整理起衣服。

那封没放好的信笺再度从衣襟中掉出来,他看也没看一眼,离开时还踩了一脚。

*

老巷里的一切都十分陈旧了,地上的青砖已经碎得不成样子,上面还盖了一层沙土,别说车马,就是人走过,都腾起一阵烟尘。

陈九筠搀扶着老妇,再度拐过一个弯,看着眼前荒凉的景象,心中也直打鼓:“大娘,京城里居然也有这样破旧的地方?”

“都是些老房子了,姑娘年纪小,可能不晓得。”老妇咳嗽两声,和善地笑道,“这些房舍过去,再远一点就是钿雀街,曾经是住皇亲国戚的地方。那些个天潢贵胄,一人就要上百个奴婢伺候,当年这里住的,就是伺候他们的仆役。”

她望着屋顶上的破瓦,感叹道:“奴婢、奴婢,为奴为婢,算不上人,也只能住在这样破旧的房子里啦。”

陈九筠叹了口气。

老妇住在老巷的深处,一间一进的破旧院子里,她说屋里太乱,请陈九筠在外头稍坐,自己进屋去给她倒水。

陈九筠坐在条凳上,听见里间传来碗碟磕碰的声音,也听见老妇同她感叹,说今年是个欠年,粮价又要涨,老婆子连米也要吃不起了。

“是啊,更遑论有些地方,将粮田拿去种经济作物,那些丝织品、上好的棉花,百姓也不曾享受到一分一毫,全进了官吏的口袋,实在可惜。”

陈九筠淡笑着应和,忽然矮身避过横劈来的大刀,反手扣动袖箭,身后传来一声闷哼的同时,她已退至墙角,面对着三个杀气腾腾的少年人。

其中一个中了她的箭,捂着腹部狞视着她,血液自指缝中汩汩溢出。

陈九筠扬眉:“运气真是好,这下伤了你的内脏,短时间内,还是不要乱动为好哦。”

那人脸色更难看了几分。

“各位弟弟,聊聊吧?”陈九筠微微偏头,尽量温和地说,“你们是哪里人?”

“别跟她废话,她的箭没有几支。”老妇拄着拐杖走来,手中居然也提了一柄杀猪刀。

陈九筠的笑意敛起,开门见山道:“你们是晏国人?使臣是你们杀的?为了继续挑起两国交战?”

回应她的是挥来的刀剑。

陈九筠慌忙闪躲,一脚踹在负伤少年的腹部,反手又是一箭废了老妇,逮着空隙冲出小院,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她说出自己猜测的时候,那些人没有丝毫惊讶,只是杀意更加汹涌。

也就是说,她的猜测是对的。

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疑惑。

晏国为什么做出这样反常的举动?

杀了自家使臣重启战事,到底对谁有利?

他们没杀郑大人是为了将此事栽赃给大呈?

使臣中有几人有逃跑的痕迹,是刻意伪装,还是他们本来就被蒙在鼓里?

以及最重要的。

战事什么时候重启,他们会不会已经再度做出了来犯边境的准备,陈蕴与陈九缨……会有危险吗?

陈九筠冲出小院,顺着记忆里的方向向外逃走,但两侧的矮墙有更多少年人翻过来,他们有男有女,有的拿着短棍、镰刀,有的甚至拿着扫帚。

唯一的好处是他们不是军人,没有专门训练过,陈九筠好歹出身武官家庭,从小练过,一百米的距离,她只有两次躲避不及,挨了一刀一棍,好在并不致命。

只要再往外跑一段,就能和檀云汇合了。

然而当陈九筠穿过一个路口时,不期然与人撞了满怀,两人痛叫一声,都没站稳,一起摔在地上。

陈九筠眼睛都没看清楚,手中的袖箭已经对准了来人,然而当她定睛一看,却惊呼出声:“玉烟姑娘?”

玉烟眼神一凛,忽然拔出簪子扑向她。

距离太近,根本躲闪不及,陈九筠抬手挡住咽喉,还未扣动袖箭,嘭地一声响,玉烟瞪大了眼,眼神迅速涣散,失去意识倒在她身上。

玉烟一倒,陈九筠才发现她身后追着一个徐文星。

方才就是他用石头砸倒了玉烟。

总算来了个友军。

陈九筠一口气刚松下来,一抹刀光便从余光中袭来。

追上来了!

陈九筠赶忙推开玉烟,徐文星也朝这边冲来,但他距离太远,根本来不及。

千钧一发之际,陈九筠翻出匕首反握在手中,准备靠这个挡下第一刀再说。

就算匕首没挡住,这刀也只能砍在手臂上,不会致命。

然而预想中的金铁交击之声却没有响起。

一柄折扇砸在来人腕上,打偏了刀的轨迹,随后一道身影越过陈九筠,动作极快地击落少年手中长刀,用麻绳捆住手臂,又飞快地掏了个苹果塞在少年嘴里,阻止他自尽。

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地做完,他才松了口气,对陈九筠伸手:“来得不算晚吧?”

陈九筠握住那只手,失笑:“恰到好处,萧王殿下。”

说话的功夫,檀云和徐文星也站到了他们身边,现在有了四个人,对面不成制式的少年人都犹豫了起来,而后不知是谁喊了声逃,所有人都飞快地翻越矮墙四散而去。

陈九筠心中一紧,正要去追,被祁暄拉住了。

他说:“你听。”

陈九筠屏息去听,听见了整齐的脚步声。

“剩下的事就交给孟武彰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