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促,因此来不及将岳家房屋修缮等一应考虑周全。等成婚后,两位老人家可长居江南,他们二人王府当差需要常常随在王爷身侧因此多不得闲,恐两位夫人寂寞,不若来此颐养天年。
赵老爷子倒是没急着应承,只说两位女儿有了个好归宿,他也能放心。至于长居江南一事尚不急,先将婚事办妥才是正事。思慎和辨明连连称是。
到了别府,思慎和辨明下马,拱着手微微笑着向周遭的百姓回应着恭贺。两位媒人接着分别跟在思慎与辨明身旁,预备着入府。随即女家放炮仗迎轿,旋即虚掩大门这是“拦轿门”,思慎与辨明提着袍子,将两封鼓鼓囊囊的荷袋塞入门缝,府门始开。
一群人簇拥着两位新郎官前往正堂,待喜娘三次催促后这才接得新嫁娘。后新婚夫妇拜别岳家,嫁娘入轿。女方家本应中午准备开席酒,待怎奈别府院地属实狭小,最初只是为弘虔一时兴起安居之用,无法招待往来宾客。娘家因路途遥远来人本来也只有两位老人,思慎与辨明便商议别府不再设宴,所有席面皆在他两人的府邸完成。
一路上吹吹打打,思慎和辨明的喜悦之情自然溢于言表,吩咐专人在队伍两旁抛洒了不少铜钱庆贺。终于到了思慎和辨明的宅子,匾额上的“穆府”是弘虔手书,算是莫大的恩赐与勉励。弘虔碍于身份,一般与朝堂官员都是点头之交,倒是思慎两人的面子大,往来许多宾客,都是能在皇帝跟前叫得出名字的。
花轿进门,礼乐奏得更起劲了,颇有些誓与燃放的炮竹争个高低的意思。“出轿小娘”是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幼女,盛装迎着两位新嫁娘下轿。等一应礼节完备,喜堂之上两对佳偶已然有些疲累。
因思慎与辨明自小是收养在穆国公府下,但穆国公因路途遥远难赶至江南,喜堂之上端坐的便只能是赵老爷子和赵李氏。思慎原有些不忿,他不愿拜见一位目不识丁的山村莽夫,要么拜见王爷也可,弘虔却连连推脱说不成礼数,自己会做主香者,让他不要逞一时意气。
繁缛的拜堂礼节成,四位小儇捧龙凤花烛引路,两位新郎官分别执着彩球绸带领着新嫁娘入了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