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爬坡岁月 > 第68章 改稿

第68章 改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国学不假思索地回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你又不可能绕过老刘这道关卡,直接把稿子交到郭教授手里!”

王加根觉得也是这道理。出于尊重,他问稿子重写之后张国学还审不审。

“不审了。市教育局这关已经通过了,下一步就是地区教委。无论地区教委要求怎么弄,我都没什么意见。”

“可您也是作者啊!”王加根提醒道。

张国学皮笑肉不笑地回答:“这个没有关系。我对你百分之百信任!”

王加根再也不好说什么。沉默了一会儿,又转移话题,问他老婆调动的事情办得怎么样。

“还没有研究。等着局里开党委会。”

这话听起来,与他当初想调律师事务所时,汤正源说话的口气一模一样,他难免有些着急。从市教育局返回国光旅社的路上,他心情糟糕透顶,感觉特别不舒服。

孝天地区教委的那个老刘,讲起道理来一套一套,其实都是纸上谈兵,完全没有可行性。这人还引经据典,显得自己特别有水平。一大把年纪了,在胡科长面前就像一条哈巴狗,说话点头哈腰,唯唯诺诺,跑前跑后。一会儿拿墨水,一会儿传电话,一会儿递胶水,恨不得把胡科长当老母亲供奉。可这家伙对来找他办事的人,又是另一副嘴脸,装腔作势,哼哼哈哈,想起来就让人恶心!孝天市教育局这个张国学,明目张胆地剽窃别人的劳动成果,没有丝毫的羞愧之感,理所当然一样……

曾经有段时间,王加根特别想去行政部门当差,现在发现在行政单位工作也就那么回事。他的脾气和个性,很难适应。他不可能像老刘那样,成天装出一副笑脸,跑前跑后。想起那样的日子,就感到后怕。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活着就要堂堂正正,开开心心。不能被别人主宰和操纵,更不能按别人的意志去工作和生活。也许,他只适合当教师、律师或者作家,教书,打官司,写文章。摆脱外界的干扰,不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低三下四地求人。

邹山青补充“粮草”返回孝天城,听说稿子要重写,又是一张苦瓜脸。他搜肠刮肚,在记忆的长河中寻寻觅觅,提供了一些素材和资料。王加根拼拼接接,勉强整理出了一篇新东西。他们再次到地区教委交稿子时,心里惶惶的,生怕审稿人又出幺蛾子。

人事科里坐着胡科长和老刘。

王加根径直来到老刘办公桌前,把稿子交给他。

老刘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拿起钢笔,在稿子首页上方的空白处写了“呈胡科长审”几个字,就把稿子退还给王加根,叫他去找胡科长。

王加根于是来到胡科长面前。

邹山青站在门外走廊上,不知道该不该跟进去。犹豫了一会儿,可能是因为内急,又自作主张地去了厕所。

胡科长接过稿子,隔着桌子问老刘:“邹山青?就是刚才那个穿黑裤子、解放鞋的老头儿?”

老刘回答:“是。”

胡科长又打量了一下满头大汗的王加根,再粗略地看了看文稿。

“这篇文章写得太单薄了!”胡科长看完后,摘下眼镜放在桌子上,一板一眼地说,“报告文学也好,人物通讯也好,都应该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既然是刻画人物形象,就应该从多方面去反映人物的精神世界。邹山青二十八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该为党的教育事业做了多少事情!你怎么只写了控制学生流失一个方面?”

“我最初并不是这样写的。”王加根懊恼地望了一眼老刘,“我……”

胡科长不耐烦地打断:“知道知道。写书嘛,哪有那么容易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多修改几次,总是有好处的。曹雪芹写《红楼梦》还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呢!托尔斯泰写长篇小说《复活》时,仅玛丝洛娃的肖像描写,就改了二十多遍。做学问嘛,就是要有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重新理一理,要从多方面反映邹山青的工作成绩,这样人物形象比较丰满。抓紧一点儿,时间不等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王加根再也受不了这种愚弄和折腾,回到国光旅社,他叫邹山青去结账,扬言再也不侍候那些王八蛋了。

邹山青以为他要撂挑子,头一下子就大了,急得出了一身汗。

王加根笑着说:”稿子我肯定会写的。但初三下半程补课开始了,我得回学校上班。稿子只能在家里写,写好了再送过来。”

“谢谢!谢谢!”邹山青点头哈腰,“王老师辛苦!”

王加根没有应声,其实他另有打算。几次审稿子,这个这样说,那个那样讲,忙得他晕头转向,折腾得他够呛,让他忍无可忍。他不准备继续为修改稿子劳神,回牌坊中学安心补课,再把最初交给张国学的那篇初稿送到地区教委。就这么个东西,用也好,不用也好,他再也管不了,不想为此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调动的意愿也没有前段时间那么强烈了。无论是调卧龙乡政府,还是调卧龙法庭,似乎都不能让他满意。他对行政工作没什么兴趣,也丧失了信心。还是先把方红梅调到卧龙高中,他明年全力以赴考律师。破釜沉舟,争取挤进孝天城。现在最让他犯愁的是,如果方红梅调到卧龙高中,欣欣怎么办?孩子是跟着他,还是跟着方红梅?一家人分成两个摊儿,生活如何安排?

几天后,方红梅带着欣欣从方湾回来了。

王加根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觉得再去地区教委送稿子应该差不多。另外,他想去市教育局看看方红梅的调动办得怎么样。他把暑假补课的课程表交给老婆,让她顶替自己上课,然后去邹肖村找邹山青,再次前往地区教委。

让他们惊喜的是,这次交稿子出奇的顺利!

当时人事科胡科长、老刘和王青松都在,王加根把稿子交给王青松,顺便说了“节哀顺变”之类的安慰话,表达对老队长的哀悼。

王青松看完稿子,说修改得还不错,基本上吸纳了他的意见。

可事实上,这就是王加根最初送到市教育局的那一稿,一个字也没有动。

稿子交到胡科长手里,也非常顺利地过关了。

走出地区教委,王加根一身轻松,忍不住暗自发笑,得意地向邹山青透露了最后一稿的猫腻。

邹山青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没必要找住的地方了,你回花园吧!”王加根对邹山青说,“我在城里办点儿事,处理完了再回去。”

两人就此分了手。

王加根急匆匆地赶往市教育局,来到二楼人事股。

张国学不在,屋里只有人事股“一把手”汪股长。

他向汪股长敬了一支烟,询问张国学去哪儿了。

“他在家里写材料。”汪股长不冷不热地回答。

王加根非常失望,本打算转身离开,犹豫片刻,还是大着胆子问:“汪股长,我想打听一下,牌坊乡有个叫方红梅的老师,申请调往卧龙乡,不知调令下了没有?”

汪股长一楞,什么话也没有讲。

王加根这才意识到有点儿莽撞,说了声“对不起”,面红耳赤地退出人事股,下楼走出了市教育局。

来到大街上,他先抽了自己一嘴巴,后悔刚才操之过急。进商店买了几斤苹果,赶紧前往张国学家。

张国学果然在伏案写着什么,见到王加根,马上问:“材料没出什么问题吧?”

王加根简单地讲了一下送稿子的情况,委婉地告诉张国学,有些以前删除的内容,重新加进去了。

“没关系!既然是王青松要求加进去的,出了问题他负责!”张国学满不在乎地说。

王加根询问他老婆调动的事情。

“哪有那么快?”张国学烦躁起来,再次表明调卧龙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是快开学了呢。”王加根小心翼翼地提醒。

“开学不开学,跟人事调动有什么关系?开学了照样可以搞。就算开学后搞不成,还有寒假嘛。”张国学恼羞成怒,“你要是再这样急着催,这事我就不管了!”

王加根吓出一身冷汗,赶紧“对不起”,逃跑一样地告辞了。

出门之后,他非常生气。当初交《请调报告》给张国学时,还送过两瓶酒和一条烟。

“收我的礼,剽窃我的劳动成果,居然还表现得那么凶!那么放肆,显然他并没有真心帮忙的意思,只是以调动之事为把柄,对我进行威胁,敲诈勒索。”王加根甚至怀疑,那份牌坊乡教育组和卧龙乡教育组签了意见的《请调报告》,张国学没有递交上去。

还有几天就要开学,他居然还嫌我催得太急。教师调动工作一般都在暑假进行,开学后就比较困难,因为涉及到教学的连续性。王加根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妙,心情极度懊丧。

现在怎么办?他拿不定主意。不远处就是孝天市第一人民医院,他又想到了周菊凤。还是去找找老同学,征求一下她的意见。

周菊凤听过王加根讲的情况,也急得不行,但还是一个劲地安慰王加根,好事多磨。眼看到了下班时间,她邀请王加根去她家吃饭,顺便让她老公帮忙出主意。

王加根没客套,骑上周菊凤的自行车,带上她就去了卧龙乡。

吃饭的时候,祝副乡长告诉王加根,他和曹庭长去找过市政法委书记曹云安,曹书记也去找过孝天市法院院长。市法院院长说,目前全市法院系统确实差人,但卧龙乡法庭却人满为患,没有多余的编制。如果王加根愿意,他们可以考虑让他去牌坊乡法庭。

王加根想了想,觉得去牌坊乡法庭将来还是夫妻分居,还得想办法往孝天城这边儿调,没多大意义。更主要的是,他对去法庭工作没多大兴趣,就谢绝了,说暂时不想考虑。

话题又回到方红梅的调动上。

三个人分析了各种情况的可能性,商量对策。

“你在市教育局还有没有其他熟人?”周菊凤突然这样问。

王加根想了想,记起前几天一起吃过饭的殷彬,回答说:“有个同届不同班的师范同学,叫殷彬,在招生办上班。”

周菊凤马上建议:“那你去找找殷彬,让他去摸一下情况,看看小方的《请调报告》到底在什么地方。”

王加根感觉有点儿为难,吞吞吐吐地说明,殷彬曾经追求过方红梅,被方红梅拒绝了。

“这没关系。不能说没谈成恋爱,就成了敌人。你们毕竟是同学,况且现在都有自己的小家庭。”周菊凤乐观地开导,“你去找找他,兴许他会帮忙的。”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儿,王加根又骑车带着周菊凤进城。

在医院门口分手后,他就去市教育局找殷彬。

还真让周菊凤说着了。殷彬听过王加根的请求,很爽快地答应帮忙打听。他还告诉王加根,按人事股分工,张国学负责薪酬和福利,干部任免和人事调动方面的事情,由汪股长负责。

“当初你就不该把《请调报告》交给张国学,应该直接交给汪股长。”殷彬开始埋怨王加根,“张国学拿到《请调报告》,给没给汪股长都难说!人事调动方面的事情,向来比较敏感。”

王加根的肠子都悔青了。

“这样吧!我找个机会问一下汪股长,看他收到方红梅的《请调报告》没有。”殷彬热心快肠,“另外,我给你提个建议。为确保万无一失,你最好去找找师范时的书记张雨桓。”

“张雨桓?他不是调到地区实验中学当校长了么?”

殷彬笑着说,张雨桓人脉关系非常广,能够说上话。全市教育系统的事情,只要张雨桓出面,十有八九能办成。

“我从市一小调市教育局,就是张雨桓帮的忙。”殷彬坦率地说。

如醍醐灌顶,王加根的脑子里似乎又打开了一扇窗:“好!我这就去地区实验中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