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海南 > 第26章 金江镇

第26章 金江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金江镇,隶属于海南省澄迈县,地处澄迈县中部,地跨南渡江中游两岸,东接瑞溪镇,南与加乐镇相连,西与中兴镇接壤,北与老城镇、福山镇相连。行政区域总面积362.15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163477人。截至2020年6月,下辖18个社区、44个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有工业企业22个,规模以上的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4个。电话区号0898邮政编码571900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车牌代码琼C·5人口163477人(2018年末)目录1历史沿革2行政区划3地理位置位置境域气候4人口5经济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邮政业6社会事业文化事业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体育事业社会保障邮政电信基础设施7交通运输8历史文化9荣誉称号历史沿革清代属永泰乡,领新安、水南中、保义正、保义西、宝江都之地。民国时期,属澄一区,曾隶属金江团董会。1950年5月,属澄迈中区办事处。1953年10月,属澄一区。1957年10月,撤区并乡,金江区分出、长安乡、太平乡。1958年10月3日,成立金江公社。1959年2月,分出太平、金江2个公社。1965年7月,从金江公社分出(社级镇)。1976年11月12日,改为澄城公社。1980年6月1日,复名(社级镇)。1983年9月,金江公社改称金江区公所。1986年10月,金江区并入。2002年5月,乡镇建制调整,将太平乡并入。2002年7月,乡镇建制调整,将长安镇、美亭乡和山口乡的善井村民委员会、高山朗村民委员会、山口村民委员会、道南村民委员会、仁丁村民委员会辖的村庄并入。行政区划民国时期,辖10保98甲。1953年,辖20个乡和县城金江。2011年,辖建国、中山、文化中、文化北、向阳、光明、江南、钟寨、城西、城东、长安11个居民委员会,大塘、村头、大催、塘口、博潭、京岭、大坡、大拉、天山、太平、塘北、夏富、海仔、六山、木棉、兴加、北方、春芳、茂坡、潘村、新云、军口、福龙、北河、东联、长坡、六角塘、南墩、长村、五联、合福、美亭、黄竹、名山、大美、雅新、好让、龙坡、扬坤、山口、善井、仁丁、道南、高山朗4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23个村民小组。境内有澄迈林场,设有4个工区和1个场部。截至2020年6月,下辖18个社区、44个行政村。气候属热带气候区域,四季如春,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3.7℃,日照时数2060.5小时,年均降雨量1756毫米。人口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63438人,其中,澄迈林场638人,城镇常住人口5.5万人,城镇化率33.8%。另有流动人口3450人。总人口中,男性90449人,占55.35%;女性72989人,占44.6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62592人,占99.5%;少数民族846人,占0.5%,其中黎族721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5%,壮族5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3%,苗族2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7%,回族4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0.5%,其他民族41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8%。2011年,人口出生率15‰,人口死亡率4.63‰。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163477人。经济2011年,财政总收入9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00元,比上年增长20%。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483.2万元,企业所得税295.82万元。人均财政收入593元,比上年增长74.24%。2022年,年度固投达10139万元,同比增长323.72%。农业2011年末,有耕地面积9.7万亩,人均0.6亩,以种植水稻、蔬菜、橡胶、香蕉等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45935万元,比上年增长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8%。粮食作物以谷物、薯类、豆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8万吨,人均239.2千克,其中谷物3.2万吨,薯类0.6万吨,豆类0.08万吨2万吨。林地面积85370.5亩,活立木蓄积量166201立方米。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10.2万亩,产量16.2万吨,主要品种有椒类、苦瓜、丝瓜、长角豆、四季豆、长茹、冬瓜、青瓜等。其中椒类1.3万吨,苦瓜1.6万吨,丝瓜0.9万吨,长角豆3万吨,四季豆0.2万吨,长茹2.2万吨,冬瓜2.6万吨,青瓜0.7万吨,其他蔬菜3.6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7.8万头,年末存栏19.1万头;羊饲养量0.9万只,年末存栏0.5万只;家禽年饲养量117.09万羽。2022年,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3.31万亩,产量4.9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1%和2%。蔬菜种植面积19.21万亩,产量33.49万吨,同比均增长0.9%。水果生产管理也从粗放方式逐渐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加快实现水果产业现代化发展,水果期末面积11万亩,产量22.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6.4%和16.59%。生猪出栏9.87万头,同比增长19%。活家禽出栏1133.3万只,同比增长11%。工业2011年末,以羽绒加工、木材加工、橡胶加工、环保砖、建筑材料为主。辖区内有澄迈县白纺服装有限公司,是羽绒服装加工生产及出口基地。截至2018年末,有工业企业22个,规模以上的企业4个。商业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城乡集贸市场19个,年成交额5.8亿。截至2018年末,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4个。旅游业境内主要有金山寺、美榔姐妹塔、美亭老街、邓仲支部旧址、塘北澄迈县委旧址、纪念解放海南大决战胜利纪念碑和冯平符节烈士纪念碑等景点。邮政业2011年末,邮政业业务总量1872.5万元,总收入2156万元,其中纯收入2346万元。社会事业文化事业2011年末,有镇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26个,藏书6万余册;有音乐、书法、文学、琼剧等协会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个。参加“一月一镇一场”农民广场文艺会演1次。2011年末,有有线电视用户14628户,入户率51.24%。教育事业2011年末,有县直属小学5所,中学3所。镇直属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1所,完全小学43所,教学点9个。2011年末,普通中小学在校生8526人,其中小学在校生7275人,初中在校生1251人,中小学教职员工630人。辖区内在园幼儿4803人,,共有幼儿园4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43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4%。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5.89%、小升初升学率97.78%、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98.53%。医疗卫生2011年末,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26个,其中卫生院6个,村卫生室65家,民营医院2家,个体诊所53家;有床位336张,每万人拥有病床21张。专业卫生人员521人,其中执业医师104人,执业助理医师64人,注册护士109人。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71%。体育事业2011年末,有学校体育场3个,村村建有排球场,全镇有标准篮排球场105个,镇老年人体育协会会员达1000多人,在县城的活动场地有32个。中老年人健身操队伍50多支,人员达1000多人,有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象棋协会等6个协会,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0%。社会保障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290户,646人,月支出128100元,比上年增长16.85%;月人均198元,比上年增长14.4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666户,3815人,月支出378765元,比上年增长63.59%;月人均100元,比上年增长33.33%。全镇参加城镇合作医疗290户,646人,征收保费58140元;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户数3121户,人数4968人,征收保费149040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3.2万人,参保率72.16%。敬老院1家,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369人。2022年,新增城乡低保75户197人,认定低保边缘家庭75户305人,做到应保尽保,特困人员护理率达100%。临时救助147户720人,发放临时救助金67.8万元。邮政电信2011年末,有邮政局1处,代办所10处,置办网点16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586.37万份(册)。基础设施排水2011年末,镇区供水厂1个,年供450万吨,供户数1.2万户,日供水最大达2万吨。75毫米供水管道共96千米,聚集水井2口。供电2011年末,镇区变电站2座,其中金江变电站11万千瓦时变电站1座,江南变电站3.5万千瓦时变电站1座,居民用电户41200户,年用电量32588.71万千瓦时。园林硬化2011年,镇区硬化小巷206条,硬化面积217941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210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53公顷。交通运输有225国道过境,境内长10千米,双向2车道,北向通往海口、南向通往三亚。省道屯大线过境,境内长5千米,双向2车道,北向通往海口、南向通往屯昌;县道金永、金中、金马线过境。2011年末,有镇区客运站2个,其中海汽澄迈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310班次,日均客运量4100余人次;金江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165班次,日均客运量30000余人次。澄迈大桥和金江大桥横跨南渡江两岸,连接金江县城南北。历史文化地名由来境内有南渡江穿过,旧称打铁(市),元初,有翁姓三兄弟在新安江(今南渡江金江段)北岸搭舍打铁补锅,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形成墟市,民称打铁市。清初,因发现新安江(今南渡江金江段)河沙含金,而得今名。澄迈县属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高温多雨,雷暴多,台风频繁,四季不明显,干雨季分明,雨热同期。截至2022年8月,澄迈县下辖11个镇和金安筹备组,3个国营农场、1个省直属林场。县人民政府驻。截至2023年末,澄迈县常住人口50.66万人。澄迈县原名苟中县,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县,1988年4月直隶海南省。境内有海南地区环线高速公路、中线高速公路、海口市绕城高速公路、粤海铁路、海南西环铁路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运线穿过,设有马村港。澄迈县有海南永庆文化旅游景区、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中心区等景区。澄迈县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等称号。2023年,澄迈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5.31亿元(不含保税区),比2022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67亿元,比2022年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90.11亿元,比2022年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83.53亿元,比2022年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4.6:18.2:57.2。中文名澄迈县外文名ChengmaiCounty别名苟中行政区划代码469023行政区类别省直辖县所属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华南地区-海南省地理位置海南岛北部面积2072.97km?下辖地区11镇、5农场政府驻地电话区号0898邮政编码571900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人口数量50.66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著名景点海南永庆文化旅游景区、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中心区等火车站老城镇站、福山镇站、澄迈站车牌代码琼C·5地区生产总值495.31亿元(2023年)目录1历史沿革2行政区划区划沿革区划详情3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自然灾害4自然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5人口6政治7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8交通运输公路铁路航运公共交通9社会事业教育事业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10历史文化文物非遗项目风俗民情11风景名胜12地方特产13荣誉称号历史沿革澄迈县因古县治老城有“澄江”“迈岭”,故取山水名之首定县名为“澄迈”。汉代,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定南越。元封元年(前110年),在海南岛上设珠崖、儋耳两郡,设16县,隶交趾刺史部,苟中县隶珠崖郡,郡治在今琼山市龙塘镇潭口村委会大宾村(古称石岭村或石陵村),一说在今琼山市遵谭镇东谭村,苟中县治设在那舍都(今美亭乡东北隅)。初元三年(前46年),朝廷撤销海南岛所有郡县,在大陆设朱卢县遥领海南。魏晋南北朝时期,梁大同六年(540年),在海南儋耳故地设崖州,管辖海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