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顾公子囤货记 > 第53章 腊八粥

第53章 腊八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顾月霖见他摆好架势却不落笔,笑,“你等什么呢?”

“等你说了我记上。”李进之照实道,“我连棉花怎么种都没谱,蒋家老爷子写得再清楚,瞧着还是有点儿犯晕,其他的更不用说。”

顾月霖报账给他听:“一亩地产二百斤左右籽棉,收成好能有三百斤,一斤籽棉可以弹出六七两熟棉花,一斤半到二斤棉花出一斤棉纱……”

“你等等,我算算。一斤十六两,六七两就算是占五分之二……”李进之边盘算边说道,“那么,一百亩地保守估计出八千斤棉花。一斤棉花七十文,棉布最低三钱银子一匹,有没有错?”

“没错。”顾月霖给他泼冷水,“庄子上的管事、雇工等等的工钱,也得算进去。”

“但是种棉花不用交税,朝廷一直犯愁的是种的太人少。”李进之一双眸子亮闪闪,“这的确是个好营生,要知道,一亩小麦产量也就二三百斤,一石七钱银子左右,满打满算得二两银子,而且税很重。”

顾月霖颔首。寻常百姓最棘手的是,粮食本就勉强维持温饱,不种米粮根本没闲钱买,再想种进项高的作物也是枉然。

“种棉和种小麦一样,收获之后可以再种作物。”李进之的热情全然调动起来,“我打听过一耳朵,织布机一台三十两上下,纺织机价钱不一,最贵的的六七十两一台,这是怎么回事?”

“我问过洛儿,寻常的纺织机只有一个横着的纱锭,你说的这种价贵的,应该是最不得了的,有三十二个纱锭,并且可以同时纺。”

“一天能纺出多少纱?”

“一百二十斤。”

“我的天,”李进之叹服,“那就不用犯嘀咕了,买这种,一天出的纱,就够织布机忙活不短的时间。”

“没错。”顾月霖道,“织布熟手每天织一匹布,两个人轮班能得两匹。”

“怎么织布机没有效率出奇的高的?”李进之有些遗憾。

“这种世道,有也得被人千方百计地销毁。过分省人力的事很难做成,尤其涉足许多百姓用来糊口的行当的时候。”一说世情,顾月霖就糟心,当即岔开话题,“我手里有个香烛铺子,可以改成卖布棉,烛火多进些货存着就是。那边前面是门脸儿,后面带个院子,屋舍一般,但用来弄个小作坊不成问题。”

“地方你出,纺织机织布机我买。”李进之见顾月霖要反对,摆手阻止,“李家也有铺子,但是用着不合适,麻烦,我自己懒得置办,都是入股吃分红。铺面作坊要是租赁,一年也不少花,而且你还得管我棉花的收成。横竖今年是小打小闹,咱哥儿俩试完水再细说合伙的事项。”

顾月霖沉吟片刻,“好。”

-

持续降雪几日后,内宅仆人每日过得单一却快乐:

浆洗房的人做事虽然不遭罪,顾月霖和君若仍是心存体恤,吩咐下去:灾情过去之前,个人管个人的衣物浆洗,共用的窗帘椅搭桌围等轮班洗,横竖到了浆洗房洗什么都不成问题。

如此一来,除了赵妈妈掌管的厨房,仆妇每日洒扫完屋舍,洗完自己的衣物,便聚在一起,说说笑笑间,帮针线上的人做针线,不善此道的,现学着分线、打打络子也用不了多久。

过了白日,各自成群。

早在顾月霖每人打赏三两银子之后,不少仆妇就和外院的人一样,自己买完必要的物件儿,余下的闲钱拿出来和别人凑一凑,托木静萱买酒、零嘴、干果、鱼虾肉回来,用做不当值消遣时所用。

每个晚间,十五以下的习字识字读书,这是木静萱和尧妈妈的意思,可行的话,就是先一步为顾月霖培养堪用的人手,再不济,这些孩子若是能写会算,此后的路会比别人走得更平顺。

十五到二十岁往下没成婚的凑在一起,打叶子牌,玩儿飞花令。

二十往上不论曾经嫁人与否,日子都是不尽人意,落得个孤苦境地。这些人聚在一起一般是喝喝小酒,打打牌,聊聊各自的见闻。

值得一提的是魏琳琅派过来监督魏琳伊的大丫鬟小凡,今年十六,除了看到魏琳伊没好气,和内宅每个人都相处得一团和气,加之识文断字、会打牌、酒量不错,一到晚间,各年龄段的人轮班找她。

无独有偶,君若身边的杨柳、晓风亦如此。

无可忽视的喜乐氛围,蒋氏感触最深。

魏琳伊打定主意要冬眠似的,吃饱了睡睡够了吃,谁都懒得理。蒋氏随她去。

君若拿到爱不释手的书就亲笔誊录一份,悉心研读的只有武学,横竖她这辈子的主业是经商,其他的意义全是艺不压身。而且,她觉着把蒋氏那颗榆木脑袋敲打得开窍是当务之急,闲来只要得空,就请蒋氏到自己的小书房说说话。

蒋氏求之不得。

一来二去的,相处模式固定下来:蒋氏做针线,君若看书或抄书,这种情形下,两人都可以一心二用,放松地说说话。

腊月初七下午,一左一右坐在临窗的大炕上,君若问道:“您往后想怎么着?早些让我们知晓只有好处,能尽早为您想辙安排。”

“有什么好想的?”蒋氏轻声道,“这些日子我也想明白了,要是跟琳伊在一起度日,彼此只有死路一条,那孩子……被我毁了,总不能把她毁到底。她瞧着我,也不知因为恨我还是为什么,很贪心。”

“这倒是真的。”君若懒得掩饰对魏琳伊的厌烦,“即便魏阁老倾家荡产,也满足不了她的贪欲,何况首辅又不傻,没把她灭口已是仁至义尽。”

蒋氏没办法接话,便正面回答君若的问题:“只要月霖同意,我照旧在他跟前,情分不可能如旧,起码别人看起来是那样。要是他不同意,我随他作何安排。”

君若放下笔,望着蒋氏,“不论他日后是鹏程万里,还是籍籍无名?”

“是。”蒋氏肯定地颔首,目光清明,“我那些日子像疯了似的,说了好些伤人到骨子里的话,后悔的要死。十六年,哪怕是个物件儿,也会生出情分,何况是月霖那样招人疼的孩子?我可能有耽误他的地方,但绝不是故意的。我就是……守着个孩子,记挂着亲骨肉,每一日都魂不守舍,便就过得浑浑噩噩。”

那该是非常复杂的心绪,口才再好的人也难剖析清楚,君若还是有了几分理解,思忖片刻,道:“那您得有个当家主母的样子,别再给哥哥添乱。那些日子您是要疯,哥哥纯粹被您气疯了。”

蒋氏沉吟,“你能不能教我持家之道?”

君若笑开来,“我尽力,等您出科了我再走。时日久了,别怪我赖在这儿才是。”

“这话可就太见外了,你住上几年我才高兴呢。”蒋氏由衷地道。

君若并不能打心底相信蒋氏,但还是乐意在大事小情上倾囊相授。

人懂的越多,见识越广,眼光就会越来越高,起码料理内宅事宜不会束手无策,也能迅速看出别人用意的好歹,不会轻易跳进别人挖好的坑。

这日一起用过晚膳,君若和蒋氏联袂去了正房的小厨房,一起准备腊八粥。

君若取出糯米、江米、栗子、桃仁、花生、腰果、绿豆、红豆、桂圆、红枣和几片陈皮。

这些大多要提前清洗,浸泡起来。

两人分好各自负责的,卷起袖管开始忙碌。

蒋氏道:“你是习惯熬粥的时候放糖,还是吃的时候自己往碗里加?”

“有什么不一样吗?”君若问。

“月霖打小就不喜欢吃甜的,你要是习惯加糖,我得给他单独做一些。”

君若失笑,“那他吃粽子、月饼的时候怎么办?”

“吃一个应付事儿,尤其吃月饼,跟吃药似的,真有那么难吃?”蒋氏很困惑。

“什么毛病这是?”君若笑意更浓,“不过您既然特意提了,那就做两样。”发现蒋氏对哥哥并不是不上心,她挺高兴的。

“这样最好。”

处理好食材,君若陪着蒋氏回到正屋,做别后转到小书房。晓风递给她一张信鸽传来的笺纸。

笺纸上的字很小,说的是李进之家里的事。

君若看完,犹豫一阵,去了外书房。

雪如细沙似的,纷纷扬扬落下。

她以前从没想过会有这一日:对这晶莹洁白的雪,会生出满心厌烦之感。

顾月霖和李进之正对酌谈笑,见了君若,均是笑着一招手。

君若落座,先喝了一杯陈年梨花白,然后把笺纸放下,看着李进之,“李家二老爷死了。下午的事儿,新病旧疾相加,你请的大夫回天乏术。”

“我们家死人,却是你来报丧。”李进之笑着拿起笺纸,闪身避过君若的小拳头。

君若又气又笑的,“那可是你二叔。”

“死了算他命好。”李进之道,“这种天气,装棺材里找个地儿放着就成,没事。”

君若见顾月霖也是一脸的不以为意,旧话重提:“原先我就想着,有机会让月霖哥哥跟我说说李家的事儿,今儿赶巧了,李大少爷亲自与我说说?”

怎么样的家族,能让李进之毁掉仍不解恨?由不得她不好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