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顾公子囤货记 > 第122章 首辅

第122章 首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长宁长公主听琳琅说了原委,当即表态:“你行事最有谱,我自然放心。只是,我平素懒散,能帮你的有限,等下把我的名帖给你,再给你两个得力之人,方便随时到账房取银钱,再就是帮你上下斡旋。遇到不开眼的人,你再来找我。”

魏琳琅大喜过望,却也有不能同意的环节:“银钱上的事您不用费心,月霖他们四个就能全出,要臣女出面,只是因为我最清闲罢了。”

长宁也不坚持,只是笑着纠正:“不是你最清闲,是你最合适,不准妄自菲薄。”

魏琳琅笑吟吟道:“臣女暂且接下您给的这顶高帽子。”

轮到沈夫人,问清楚长宁长公主的意思,斟酌后笑道:“我这些年都忙于吃喝玩乐,却也因此结交了一些有才之士,男女均有。等下我给你列出个名单,你瞧着是否用得上,要是有呢,我和儿媳妇儿就在家里设宴,你到时候过来,我们三个一起撺掇着人到书院出一份力。”

“太好了,也真的太谢谢您和长公主了。”魏琳琅笑靥如花。

“你这妮子,可别高兴得太早,真是轻松的事儿,月霖也不会特地要你考虑了,开设书院麻烦着呢,到时候别跟他闹脾气撂挑子才好。”

“不能够,月霖也是为我好,我晓得。”魏琳琅说。

这也是真心话。

君若入官场前后,魏琳琅曾对兄妹两个叹息:“真的很羡慕洛儿,能文能武,不似我,守不守所谓规矩的学问都没少钻研,却无用武之地,到头来,毕生都要困在内宅。”

顾月霖听了,说:“机会总会有,只看你想不想走出内宅。”

彼时魏琳琅只当他是宽慰自己,而在后来,他指给了她一条明路,且言明会鼎力相助。

之后的事,确如沈夫人所言,麻烦得很。

长宁长公主与沈夫人帮忙解决的主要问题,关系书院的前景,但有前景之前,得先建成书院。

魏琳琅得了允诺后,选择院舍所在之处就成了当务之急。

有重要用途的所在,务必找个风水宝地,因为风水这东西,你不信自有人信,用风水做文章的自来不少,防患未然太有必要了。

如今的顾侯,皇帝恨不得终日把人绑在跟前,协力运筹帷幄。月霖是真的很忙,魏琳琅也是真的不忍打扰,却想尽善尽美地做成书院的事,脑筋转了几个弯儿,递拜帖到兰园。

程放与顾月霖的父子关系,对外没承认也没否认过什么,就算不是这近乎默认的态度,魏琳琅也早在数年前就已笃定他们是父子。

程放并不是深居简出,只是来往之人与锦绣堆里的人不同,更与官场中人不同,他自有他各路的友人,是以,与魏琳琅只有过几面之缘。

见到魏琳琅的拜帖,程放念及长宁提过的书院的事,有了几分猜测,当即命人回话,当日未时便可一见。

午后,魏琳琅早早出门赶到什刹海,在兰园附近看景,快到未时又上了马车,转到兰园。

她按照约定的时间,出现在程放面前。

快到端午了,天气已经有些炎热,程放惯常在四面开阔的水榭见客,对魏大小姐也不例外。

老实说,顾月霖是魏琳琅见一次惊艳一次的绝世风采,神奇的是,他的父亲也是这样,叫她见一次就惊艳一次,且感慨良多。

这样的人物,注定都不会走寻常路。一次次,她这么想。

对于月霖的友人,不论关系远近,程放一概是温和的态度,见礼后,请魏琳琅在花梨木八仙桌前就座,“魏大小姐为何事前来?”

魏琳琅笑得明快,“叔父,我心里一直把您当长辈的,您唤我的名字琳琅即可。”稍稍一顿,有点儿郁闷地道,“最开始到如今,我都把月霖当成手足,可惜不能如愿。”

程放莞尔,亲手给她斟了一盏茶,“好,琳琅,找我什么事儿?”

“书院的事。”魏琳琅说了原委,“我偶尔也觉得,打一开始就四处求人不好,但月霖说过,舍近求远要不得。”

“这话对,要强得分什么事儿。”程放笑若春风,“这么看来,你想让我帮你参详院舍相关事宜?譬如风水。”

“是。月霖如今已精于营造,读通了奇门遁甲——他自己不肯承认罢了,而您在这些方面的修为要胜过他,他平日又忙于公务,我就——”

程放颔首,“情理中事,有没有备选的地方?”

“有,有的。”魏琳琅面上一喜,从随行的丫鬟手里接过几幅宅邸的堪舆图,“您是现在看,还是我过些日子再来听您教诲?”

“这就瞧瞧。”程放将图接到手里。

魏琳琅起身,将桌面清理出足够用的地方,又仔细擦拭。

程放认认真真地看堪舆图,魏琳琅在一旁告诉他地皮或宅院所在的位置。

程放唤人取来京城舆图,两相里比照一番,只留下两幅堪舆图,“信我的话,你在这两处里头选一个。”

“那么……选哪个?”魏琳琅眼巴巴地望着他。

“我亲眼去瞧瞧。”程放转眼看看天色,“今日来不及了,迟一些我还有事,明日午后能给你答复。”

“意思是您明日上午亲自去看?我能不能随行,跟着长些见识?”

程放微笑,“那样最好,毕竟是你的书院。”

“多谢叔父!明儿我来接您。”魏琳琅深施一礼,笑容灿若秋华。

翌日,两人一同前往两个备选之处,选定相对来讲最相宜的地方,是一个近城郊的偌大的宅院,建造时便很注重风水相关的细节,用来做院舍也很适合,非要说不足之处,不过是年久失修,修葺时要多花些精力。

短时间里,程放就算有心,也不可能让魏琳琅出科,便只给她讲解一些于他很浅显但寻常的算命先生、尼姑、道士不懂的门道。

魏琳琅全程啧啧称奇,就此对这门学问有了浓厚的兴趣,送程放回兰园之际,借走几本与之相关的书籍,要求日后得以时常登门,请教不懂之处。程放和每一个做长辈的人一样,欣赏求知若渴的小辈,自是没有不应的。

初步的问题得到解决,接下来的修葺、添置一应陈设,就是魏琳琅在行的了。

主持魏家中馈这些年,自从当初得了月霖、君若的提醒与点拨,她敢说已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平素有些事是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那对兄妹说了,水至清无鱼,她亦深以为然。

对于女儿着手的事,魏阁老一向是无条件支持,这次只是担心她累到自己,偏偏他也不比皇帝和月霖清闲一分,只好命亲信时时观望着,但凡能腾出一半天的时间,便和女儿坐到一起,专心商讨种种事宜,要么就结伴到书院里转一转,完善诸多细节。

时年九月,书院建成,取的名字有些意思:霖琅。

随着应允教学的名士相继入驻各司其职,诸多闺秀踊跃报名入学,年龄从五岁到十几岁不等,年岁的差异倒不算什么,魏琳琅早做了充分的准备。

顾月霖那边,名为严格执行官员考评制,实为肃清官场的差事,终是到了尾声。

皇帝下旨,升任顾月霖为兵部尚书,前兵部尚书因办差不利外放,外调两名官员,补上顾月霖和高太傅的缺——到此时,太傅大人几乎每月递交一次的辞呈才被准奏。

到年底,顾月霖官居次辅。这一年,他二十六岁。

至此,皇帝今年给自己和顾月霖的差事,才画上句点。

转过年来,帝王与首辅、次辅齐心协力,竭力打压地主恶霸,减低务农百姓的赋税,让百姓种地的目标不再只是糊口,而有余力种植可以换取银钱的作物。

与之并行的是广修路、通商道,令百姓不会因为路不通、作物无处售卖而失去发家致富的勇气。

说来不过几句话的事,全然落实下去却足足用了两年之久。而在这两年间,顾月霖丝毫不松懈地掌控着兵部,通过下属各个衙门,督促各地武官及所在军营加强练兵、督造精良的兵器火药战船。

在长达七年的灾年里,原本要溢满的国库的确消耗不少,但对目前这些钱财的消耗,还是完全可以负担的。有顾月霖打笔墨官司撂倒户部一大片的前情在,户部每每接到皇帝的旨意,至多是试探着跟皇帝磨烦两句,见势不好立刻改口。

说白了,户部就是那样一个存在,不管花钱的地方对不对,他们都得能省则省,因为万一出大事、用大钱而他们拿不出,要吃的官司就能要命。而今帝王杀伐果决,首辅次辅一个赛一个的彪悍——他们哪儿来的胆子跟他们唱反调?就算谁指摘他们有错,也多的是话回敬过去。

亦是在这一年,皇帝册立楚王为太子。

忙碌的岁月总是如浮光掠影,感觉过得飞快。

越两年,魏阁老致仕。

三番两次被驳回辞呈的经历后,魏阁老私下里对皇帝推心置腹:“臣自考取功名至今,日子是如何过的,皇上最是清楚。

“长达十几年,臣鞠躬尽瘁不假,也是在与家父家母较劲,我就是要活得耀武扬威,要他们在他们大逆不道的儿子的淫威下过活。

“如愿之后,臣自认仍旧尽心竭力,因为皇上是明君,因为朝堂中有纪阁老那样的败类,不把他们踢出官场,无法甘心。

“在那期间,淳风连中三元,皇上倚重,臣瞧着欣喜万分。连年的灾情,淳风可说是何处需要就投身何处,那份心智谋算魄力,臣自认再活几十年也不及。

“如今储君已立,官场非至清至明,却是刚刚好,也是臣功成身退之时了。

“臣的确不算年老,但此生最亏欠的是女儿琳琅,她近年为臣做的太多,臣为她做的却太少,若不能偿还,怕是到死亦难瞑目。”

皇帝沉默许久,黯然颔首,“好,朕准你致仕。放心,朕会安排好你的一切,绝不会令一代首辅黯然收场。”

魏阁老分外郑重虔诚地行跪拜大礼,就此辞别君王。

随着一代首辅魏运桥的致仕,二十八岁的顾月霖成为首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