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有很多人抢破头去争一个实验室的名额,拍马屁、耍滑头、阴奉阳违,我很反感,又觉得他们不容易,因为他们没有大城市的户口,也找不到很好的承担商,如果他们想要扎根下来,他们必须当上博士,才可以找到工作。”
“但是很多博士、博士后,也只是去街道当一个小小的福利委员会职员。”
“好多好多年以前,为了扩大受教育率,他们把教育手段作为一种商品,公私分流,再后来因为教育扩张还有人工智能的发展,五十年代出现了世界性大裁员,高才低就成了不可逆转的事情。”
“在很偏远的地方出现了大批量留守儿童,可是他们很难和城市的父母团聚。原本人们以为通过勤奋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但是现在的人生都是淘汰制度,人工智能和其他人可以轻易取代一个人的奋斗,那没有办法,他们必须继续学习,学完了却又和心里的理想有落差,就很失望。”
“在某个地方,贫富分裂巨大,只有五分之一的劳动力读过高中,是所有地区里高中教育占比最低的地方。”时敬之疲惫地说:“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已经不是被培养出来的,而是淘汰出来的,因为我们的教育系统已经不把培育优质公民作为使命了。最后竞争、厮杀出来的所谓精英,只不过是书本、金钱、技术堆砌出来的空心人罢了。大家都只是想,哪首流行乐好听,学哪个专业才能让更多人巴结、找到更好的工作进更厉害的大企业和财团,挣更多钱、让更多人羡慕,搞到更多女人,我们院长他…早就说过了。”
“今天他变富有了,就抛弃糟糠之妻,因为周围的人都有年轻貌美的伴侣,如果他守着黄脸婆,会被所有人笑话,哪怕为了克服生存的压力,他也会选择离婚。明天他为了得到一个高分或者机会,无所不用其极。太多了,真的比比皆是。”
“我从小到大,见过很多次,只要有女人在场,他们就急色地起哄,一个人说,亲一个!然后所有人哄堂大笑起来。然后他们喝多了酒,就开始动手动脚,你能想象这是所谓的精英吗?”
“大家只关心,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怎么快乐怎么来,从来不去关心那些无聊却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情。”
“没有理想,没有信仰,没有良知,没有意志,没有知识,没有感情。”
如果让时敬之追忆多年前的各种颁奖礼和社交场,他可能只会想起诸多教导,“你要习惯”,“你要学会不那么锋芒毕露”,“多谦虚,多学习”……此后是持久僵硬的虚伪笑容和冗长的应酬词,使他的思想僵硬,麻木,说不出口。
这一刻他不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或者说,他终于露出了多年以来一直狠狠压制的真实面目。
他轻笑一声,满是讥讽的笑声散在风里,眼睛像是盛满冰渣的水池:“我就是这样的典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