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或者”。
闯闯端着托盘来到角落里的一张桌子前,将盘子上的咖啡轻轻放到身穿白色衬衫的女人面前:“您好,您的咖啡。”
然后又拿起另一杯果饮,放到对面迟了了手里。
“还有你的。”
“谢谢。”女人点点头,温和地朝她笑了笑。
闯闯也回了她一个礼貌的笑容,转头看了眼已经捧着杯子喝起来的迟了了,说了句“你们聊”,便转身往柜台走去。
柜台后,一直悄悄探头往这边看的阿葱见她回来,立马凑了上来,小声地问:
“闯姐,那个女人是谁呀?她好——温柔啊!”
刚刚,两个老板在角落里那张桌子边聊天,她正在柜台后面埋头做咖啡,突然就听见门口铃铛响起,随后,便是一声极其温柔好听的——“你好”。
那声音怎么形容呢?
就好像,是一阵春风吹到了人的耳朵里,又像是躺在了天上白白软软的云彩里,还像是有一只手在轻轻抚摸你的灵魂。
她抬头一看,就见面前站着一个长相气质极佳、身穿白色真丝衬衫的女人。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那边二老板便朝这边举起手招呼道:“苏姐姐,这里!”
女人闻声朝那边看去,脸上笑容更深了一些。
而后,她又回眸,朝阿葱微笑着点了下头,才转身往那边走去。
阿葱瞬间呆在了原地。
如果不是确定自己是直的话,她相信,自己肯定是一见钟情了。
……
闯闯将托盘放在柜台上,抬头看了她一眼。那与平日里的漫不经心截然不同的目光,让她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
“没事别乱打听。”闯闯淡淡说了一句。
阿葱抿起唇,立刻老老实实地立正站好,转身干活去了。
虽然自己老板大多时候都挺随和的,但阿葱就是觉得,她这人性子其实挺冷的。在不触及底线的前提下,她可以随你折腾,自由度极高,但一旦越线,立马变脸。
她很满意现在的工作,所以,还是别试探了。
……
角落里,女人尝了口咖啡,看向面前的迟了了,沉静平和的表情里,目光带着隐隐的担心。
“发生什么事了吗?”她问。
“嗯!”迟了了立刻应道,转而又说,“不过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怎么了?”
“前天发生了点事情,我隔壁的奶奶突发心梗,昏迷了,我和我邻居一起救了她,然后——”迟了了低下头,咬着吸管小声地说,“又看见了……”
女人瞳孔瞬间一紧,目光紧紧盯着她,一动也不敢动。
又过了会儿,她藏起眼底的担忧,重新找回自己的声音:“大约持续了多久?”
“几秒钟吧,”迟了了晶亮的眼珠子转了转,不大确定地说,“当时周默正在给张奶奶做急救,我打了120,然后去给张奶奶找药,没耽误多久,所以……应该就一小会儿?”
“你自己缓过来的?”
“嗯!”说起这个,迟了了立马振奋起来,一脸骄傲地说,“我就是提醒自己要冷静下来,我还得去给张奶奶找药呢,然后我就好了!”
女人看着她的眼睛,等确认她眼神中确实没有一点异样,这才慢慢松了口气。
“你做的很好,”她浅笑着说,“应该是当时的情况让你精神一下子过于紧张了。但好在,你还是这么勇敢。”
突然被夸奖,迟了了嘻嘻一笑,埋头又吸了一大口果汁。
下一秒,她动作又倏地一滞:“哦对了,另外还有个事情,我没太想明白。”
“怎么?”
迟了了将杯子放在一旁,给她讲述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
听完她的话,女人思忖片刻,说:“他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归因偏差’。”
“归因偏差?”迟了了歪歪头,没太明白。
“没错,人们通常会对某件事情的发生和结果寻根溯源,以期找到导致事情成功或者失败的根本原因,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而这时候,就容易形成偏差。”女人说。
“归因偏差有很多种情况,其中有一种,叫做‘过度内归因’,适当的内归因,可以表现为勇于担当、有责任心。而你这位邻居,则将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背负在自己身上,属于过度内归因。”
“过度,内归因?”迟了了感觉自己似乎明白了一些,又问,“那怎么调整过来呢?”
女人笑:“你没发现吗,你已经帮他调整过来了。”
“啊?”
“他的过度内归因,是将他外婆意外的发生归咎于自己没有及时回国,而你对他的开解,则恰恰属于相应的一种解法,在专业领域,叫做‘外部归因调整’。”顿了下,她又说,“其实,你对他说的话,和当年你妈妈对你说的,有一样的效果。”
迟了了一下子怔住了,惊愕地看着她。
“过度内归因的人,其实很多时候也怀有一种隐蔽的自救心理。他们渴望自己能被原谅,渴望有人能站出来,客观地告诉他们不是自己的错。但更多的,他们又觉得自己犯了错,不应该被原谅,在这样自责的同时,心底对原谅的隐蔽渴望又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罪恶感,于是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这时候,你的那些话,就是他一直需要的原谅。”
“那我妈妈那个时候,也是……”迟了了喃喃道。
“对,”女人温柔地看着她。
迟了了怔怔地看着手里已经被自己咬扁的吸管,慢慢发起了呆。
女人没有打扰她,端起咖啡,又喝了一口。
……
柜台前,闯闯刚给客人点完单,就见两人并肩往这边走来。
来到近前,女人朝她笑了笑:“谢谢你的咖啡,很好喝。”
“现在要走了吗?”闯闯问。
“对,我在附近参加研讨会,不能久留,以后有机会再来。”
“那,路上小心。”
女人点点头,又朝后面看过来的阿葱笑了一下,然后抬手揉了揉迟了了的脑袋,转身走了出去。
看着女人出了咖啡店,走向路边停着的一辆白色汽车,然后汽车慢慢驶离,闯闯这才收回目光,垂眸看向一旁正不安分地拨弄着杯套盒的迟了了。
“聊的怎么样?”她拿起刚刚已经擦干净的杯子又擦了起来,仿若漫不经心地问了句。
“嗯?”迟了了抬起头,笑眯眯的,“很好呀!哦对了闯闯,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闯闯刚松下的一口气又提了起来。
“我出师啦!”
“……”
看着眼前这个好像无忧无虑的臭丫头,这一刻,闯闯竟然不知道自己是应该高兴,还是无语。
-
迟了了提出的“点睛”这个名字,获得了周默和祝赫的一致认可,而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两人都没有再见到面。
精卫最新一代产品发布之后,周默就开始正式忙碌了起来。
他和祝赫一起,一边再度商讨细化了之前的构想,并确定了居家养老机器人的研发步骤,以及后期不断完善,并转向通用居家机器人方向的大策略,一边组建新团队,和与投资方沟通。
“点睛”项目组筹建伊始,加班是常有的事,有时还要飞去国外。
就这样,在这个夏天最炎热的这段时间里,周默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等新团队真正建立起来、前期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工作也回归到正常节奏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了。
而在这一个多月里,迟了了也在忙。
《萤火虫奇遇记》经过长达数月的反复绘制、修改和完善,终于定稿了!
定稿后,她需要拿着一堆手绘稿去出版社找肖音韬,然后由出版社扫描、美编老师校色、排版后,确认无误,就可以正式下印了。
这天,从出版社回来,她刚走进8号楼,正吐槽这都已经立秋了,怎么太阳还是这么热情,一抬头,就看到了电梯口也正转头看过来的周默。
一个多月不见,眼前的周默看起来有种显而易见的疲惫。
但,迟了了琢磨了一下,又觉得这疲惫也说不上不好。
因为此时此刻,周默浑身上下都不再是像之前那样好像万事不挂心的厌倦,而是由内到外地散发着一股难以忽视的精气神。
这种精气神,就像是生命终于有了重心和目标一样。
想起之前在“或者”的那次谈话,她不由得生出一种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自豪感。
在迟了了看周默的时候,周默也在看她。
这一个多月,他真是过得昏天黑地,不用照镜子,只看祝赫也知道,此时的自己一定是颇为狼狈的。
反观眼前这个生活节奏十分规律——规律地晚睡晚起——的人,身上穿着那件他曾见过一次、可以表演当场翻脸的黑色emojiT恤,和一件与黄脸同色的五分裤,脚踩一双同样黄色的帆布鞋,整个人是一如既往的开开心心,活蹦乱跳,精力十足。
唉,说不羡慕是假的。
迟了了一看见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像是一盏灯泡被打开,整个人啪地一下就亮了!
“周默?!好久不见!”
嗯,还是这熟悉的、让人感觉有点无奈的热情。
周默心想。
“好久不见。”
这时,电梯下来,两人等里面的人先出来了,才一前一后上去。
电梯门一阖上,迟了了就热情问候:“周默,你最近怎么样?”
“还行。”
“最近很忙吗?”
“有点。”
“接下来还这么忙吗?”
“应该会好一些。”
“机器人什么时候能研发出来?”
“……还要有段时间。”
……
从一楼到八楼,迟了了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而周默也罕见地有耐心——对此,迟了了觉得可能是这一个多月没见攒出来的。
等到了八楼,周默冲她点了下头,抬脚出去。
可刚走到门口,正准备抬手开门,迟了了又突然喊住他:“周默你先别关门,我有东西要给你,待会儿下来!”
说完,不等周默反应,电梯门又“啪”地一下关上。
周默:……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