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弥漫,几场大雨之后,河水暴涨,大名府河堤虽然加固了些,但是仍然几度受到冲击,摇摇欲坠。
燕驰一头一身的水,站在大雨中,身上的水珠沿着胸膛往下淌,靴子内都是水,秋雨夹杂着寒风,吹的周围人都战栗,他却愣是未受影响。
韩相公六十多岁,鬓边的白发丛生,驻在河岸高地,身上背负几路上百万人口,直接爆肝。
安抚逃难百姓,召集城中百姓抗洪,严惩扰民匪人,禁军协助镇场筑堤。
眼看着大雨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今晚十万民夫、两万驻泊禁军、两万厢军,还有燕驰带过去的两百名汴京禁军,全都扎在水里,修筑防水堤。
燕驰赶到大名府的头一天,韩相公选择了一个低洼地方,迁走附近百姓,给了拆迁补贴,让燕驰带着禁军日夜兼程挖出一个大湖,等待洪水来临时,打开堤坝,放水进入,减轻洪峰压力。
只要缓过这一阵高峰期水患,后面再清除淤泥,加固堤坝都好说。
翌日一早,漫天大雨,电闪雷鸣,彷佛要把天空撕裂。
燕驰只睡了一个时辰,脸色有点难看,身上的绯袍湿漉漉沾着,手摁银刀,犹如铁面阎罗。
这二十几日以来,散播流言的、土匪横生打劫的、地痞流氓扰民的,全都被一顿鞭子摁下去。厢军、禁军私下吃酒误事的、偷懒耍滑的,全都按军纪处置。
燕驰收到燕府亲兵护送来的东西,赶紧派人煮草药,分发给众人。
一碗热烫的生姜水下去,在这绵绵秋雨里,好似打了一针强心剂,驱散走连日的湿寒。
在禁军驻扎的帐篷里,燕驰让陈默和青朔都出去,擦干净手,打开属于他的包裹,里外都包了防水的油纸,里衣袖口上歪歪扭扭绣着燕驰两个字,一看那笨拙又很努力的针脚,就知道是云初亲手绣的。
捞起来,覆在面上,是云初的味道,闻了又闻,通身温暖舒畅。
成亲了就是好,有人惦记。
一扫连日以来的阴霾,擦干身上的雨水,换上云初给他送来的衣裳鞋袜,喝了碗青朔片刻前送来的滚热生姜水,修长的手指擦净嘴角,扑在另一件里衣上闻着,她还给他做了亵裤,专门调制了药茶、香囊,都是独一无二属于他的。
坐在榻上,拆开信,反反复复读了几遍。
三郎,见字如面。家中一切安好,父亲余毒已拔除,勿忧。
分别两月,山河已秋。特制香囊,以慰相思。
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此时若有君在侧,何须淋雪作白头。
燕驰往榻上一躺,把信捂在自己胸口,反复掂量着云初最后这两句怨念,都化作了日夜盼君归的娇嗔、孤枕难眠的辗转。
燕驰把信覆在面上,细嗅上面的墨香,伸开双臂,四仰八叉的躺着,笑的胸口起伏,他那一贯沉静的娘子急眼了,跟他发脾气了。
七日后,连下了一个多月的秋雨终于停了,厢军、禁军挖出来的大湖分解了洪水高峰期的压力,大名府保住了,河北路、河东路百万人口的家园得以保住。
韩相公留下驻泊禁军、厢军,待冬春季枯水期重新疏通加固河道。
燕驰与韩相告别后,带领两百禁军,策马扬鞭直奔汴京而去。
······
冬日汴京街头反季节蔬菜瓜果种类繁多,韭黄、生菜、兰芽、胡桃等等,应有尽有,反季节蔬菜瓜果的培育手段丰富多样。
云初去看了西郊的景福园才知道,冬季老百姓能吃到新鲜蔬菜,并不是啥新鲜事。
韭菜根涂上马粪,在地窖里培育,由于不见阳光,韭菜是黄色的,后人吃到的韭黄也是宋人传承下来的。
利用温室来种植反季节蔬菜,用蜡封存水果,地窖藏储大白菜,大蒜蒸煮后晒干再保存,冬瓜内置茄子,研芥菜籽入豆腐,真的是花样百出。
虽然没有现代的大棚,但是汴京郊区的农户搭建了草棚,靠着一年四季种菜,过的相当富裕。
立冬那天,不论宫廷大内,还是平民百姓,都开始储藏冬菜,尤其爱存储菘菜,也就是大白菜,还有芥菜、韭菜、苜蓿、莴苣、茄子、芋头、山药、牛蒡、萝卜······
人人出门大采购,导致道路拥堵。
云初带着欢儿、舒阳去凑热闹,真是大开眼界,从姜鼓、鹅梨到螃蟹、蛤蜊,调味品、水果、海鲜,齐全了。
燕宅囤好了煤炭、木炭、大米、蔬菜、水果,云初照着燕宅给弟弟妹妹们囤了过冬物资,棉衣、加厚棉被,尤其煤炭、木炭,囤的足量。
云初回了家,进入空间,开始挖蔬菜,她有二十三种蔬菜,每种蔬菜都种了一亩地,补种了五亩茄子和瓠瓜。
她是真没想到,原来冬季的反季节蔬菜这么畅销,黄瓜非常受欢迎,价格也比春夏时贵,一份凉拌黄瓜丝,清风楼卖四十文,翻了一倍。
生姜驱寒效果好,冬日湿冷,云初补种了两亩地。六十亩地的棉花已采摘入仓库,陆续铲掉棉株,重新播撒棉籽。
初十,青木拿着账本跟云初核对,原来一整个秋末冬初,卖了成年乌鸡四千只、榛鸡一千只、梅花鹿两百只、兔子六千只,鳜鱼、鲈鱼各六千尾,虾两千斤,螃蟹一万只,甲鱼三千只,各种蔬菜销售总价两千贯,合计九万两百贯。
香饮子铺子利润三千贯,比上个月还增加了不少。虽然气温下降,买紫苏饮的人减少,但是随着周记香饮子铺子的名气打开,来买甜品的人多了。
随着季节变化,康娘调整了冬季主打饮品,夏季卖紫苏饮,冬季卖姜蜜水,祛寒,甚至采买了生药铺的赤灵芝,推出备受欢迎的灵芝养生茶系列,灵芝玉竹麦门冬茶、灵芝甘草茶、灵芝蜂蜜茶······
其他香饮子铺子也跟风推出灵芝养生茶,但是那个味道、效果,始终没有周记的好。两厢一对比,来周记香饮子铺子买的人更多。一到初十这天,云初便给铺子所有人发了奖金。
生药铺制成的药丸药效好,三十年人参、甘草、三七、赤灵芝都很畅销,成为目前五个铺子中利润最高的铺子,高达四万九千贯,光是三十年人参这一项,就高达一万贯。
锦帛铺的棉花,在整个汴京,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储备五万四千斤的棉花。因着律法有反垄断,所以青木干脆分了一万斤放在李家锦帛铺销售,两边销售一万斤棉花,扣除人员费用、以及多发的奖励、商税等,利润加在一起三万贯。
余下的棉花慢慢卖,随着天气转寒,往后只会更好卖,但是到了明年春,这波热销,就要结束。
花果铺卖了不少菊花、柑橘、橙柚,几乎都是利润,两千贯。
青木报上来的总利润十七万四千两百贯,云初的空间几乎被扫荡一空,剩下的都是幼崽、鱼虾蟹苗,进入休生养息阶段。
今年冬季的寒冷比往年来的更早一些,雨一停,部分河道陆续开始结冰,李旌南方运送瓷器的船也靠边停运了。
云初只得让青木把十五万贯兑换成了一万五千个一两的小金饼,剩下的两万贯四千两百贯,拿去买了春明坊宅子,一万一千贯,让弟弟妹妹们分了做零花钱,余下的两千两百贯,作为她自己的零花钱。
云初只要有空,就跑去大相国寺转悠,以致于府中女使都认为夫人喜爱逛大相国寺。
陆续搜集了好些新产品,补充进空间,供观赏的金鲤鱼,鱼届的荔枝——鲥鱼。
从张五郎那里买到了两只罕见的成年海东青,据说是从辽人贵族手上买来的,一雄一雌,一千贯一只,贼贵,把她的零花钱掏空。
海东青这种鸟,虽然个头不大,但是极其凶悍,空中霸王,敢与秃鹫相斗。
最可怕的是它们接受驯化,替人传递消息,速度比信鸽快,体力好,逮天鹅、野鸭吃。
送信人一般要把信鸽带在身旁,而海东青直接在天空跟着主人,主人吹口哨,它们便会下来,停在主人肩上。距离太远,烧一堆狼粪,受训的海东青看见后,都会飞过来。
云初看着眼前这两只海东青,头部小,双眼有神,尖喙如刚,力大无穷,头上一簇七根翎毛,根根泛着金属光彩,竖在头上,犹如钢盔,看起来威猛无比。
云初不会训鹰,关在鹰房里,喂了几次泉水和兔子肉,两只海东青总是歪着脑袋看她,金黄色的眼睛闪烁着锐利的寒光,渐渐的互相熟稔之后,变成了漫不经心的眼神。
只是吓坏了住在花园木屋之中的赞宝,发出了狗叫,呜呜的跟云初比划,那两只鹰不是好东西。
云初只得把两只海东青丢进了空间,这一丢把自己吓了一跳,坏了,她还养着上千只观赏鸟呢,别把她的观赏鸟给吃光了。
从两只海东青半眯着的眼神中,她好像看到了嫌弃。
它们只喜欢逮兔子、乌鸡、榛鸡,而且都要最肥的,小小的观赏鸟,除了羽毛好看,其他一无是处,它们懒得吃,没两口肉,一脸嫌弃。
云初骑着闪电在空间内转悠,五十二头小马已经长大,生下新一批小马,这批小马都是闪电的后代。该让如风回来了,不然下一批小马就会变成近亲繁殖。
冬季,随着第一场雪飘落,整个大地都蛰伏了起来,生灵万物休眠。
冬夜的寂静,总是让云初想起燕驰灼热的目光,爱欲交叠,有亏欠,有心疼,克制隐忍。
她在深夜里辗转,终于明白,她欠情债了,不知道拿什么去还。
若是有一天,她真的回去了,燕驰怎么办?
她越发觉得自己亏欠了他,只得倾其所有来回馈他。
情如藤萝,一旦生根,便恣意缠绕蔓延,再难忍受孤寂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