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她在大宋搞收藏 > 第65章 锦帛铺子

第65章 锦帛铺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夜大雨,院中花叶纷纷被打落。翌日,雨过天晴,秋意渐浓。

赞宝伸懒腰,被小满拖去木桶里洗了个澡,擦干抹净,塞给它一筐林檎。

燕驰每天都想和她多待一会,花上一整天、一辈子的时间都愿意,只用来看她双眉慵懒的舒展开,她那莫名其妙的小脑袋瓜蹦出些奇怪的生意经,只要

她一喊燕驰两个字,他就心化掉,简简单单地待在她身旁,练字也好,看账本也好,陪着她撸赞宝也好,什么都好。

但他不仅仅是她的相公,他还得担着燕家,大哥二哥在边州,父亲中毒,朝中危机四伏,所以他保持着一贯的谨慎和理智,燕家和她,都得护着。

云初好不容易把长手长腿的燕驰扒下去,腻腻歪歪了一阵,才送出门,太粘人了,腰酸背痛的她怕府中女使笑话,只敢在无人的时候,扶墙走。

带着欢儿和舒阳前往延和坊,心中盘算着,今日还有好多事。

青木办事效率很高,北院厢房内已经塞满了,云初接收了龙泉窑黑瓷六十万件,汝瓷十万件,金镯子两千五百只,棉花种子一包。

她空间内还有之前剩下的几十斗米,所以新买的一千斗米就留在北院。

此时,藏品累计达三百三十万六千零五十件。

云初坐在海棠树下,思量着该为新铺子开业做准备了,开一个锦帛铺子。

马行街赫赫有名的王家罗明匹帛铺,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

从唐代起,布匹兼作货币使用,锦帛铺兼营金银、交引,贵重物品交易场所。

云初拿着这一包棉花种子看了一会,这一小包估计是好不容易得来的,能种两亩地。

时下普通人冬天保暖大多用绵做夹层,汴京的绵每两八十文,莱州绵每两一百二十文,塞进袍子里,不是太暖和。而皮制的披袄,价格贵。

宋人习惯称棉花为“吉贝”,棉布为“吉贝布”。

时下已有棉织品,只是棉花还未普及,做出的棉织品,勋贵人家才消费的起,稍微旧一点的棉织品,四五贯,紫青色新好者不到十贯,大致四贯至十贯之间。

掐指算算,棉花亩产八百斤,一件棉服充棉量一百六十克至四百克不等。若是按照两百五十克充棉量,可以制作出一千六百件充棉的棉夹衣。

若是经过印染、织布、纺纱,制成棉织品,扣去纺织、裁缝的工钱,也很划算,

卖棉服、棉被、棉布、棉织品,尤其是棉织品,各种式样,甚至可以制作月事带。

燕驰在苏州还有一个绣坊,每次送来的新式花样宋锦,以桑蚕丝为原料,纯天然染色,工艺复杂,典雅古朴,每每总是会惊艳府中众人。

从苏州绣坊挑两个会染色纺织的伙计、手艺高超的绣娘过来,从燕府亲卫家属中挑选几个小娘子,培养成绣娘,不过分吧。

请李家锦帛铺的郑掌柜培养一个锦帛铺掌柜出来,两个伙计负责接待客户、销售布料、量体裁衣,两个裁缝师傅制作衣物,两个染工。

来年春,南郊长春园八百亩地种植棉花和养殖桑蚕,一个绣坊、一个布庄,为锦帛铺供货。

想好就干,先收割两亩三七,空出来的土地直接播撒上棉花种子,浇上河水,等棉花成熟了,就可以获取更多的棉花种子。

云初现在跟只松鼠一样,每天挖几亩地草药,一点一点填满生药铺的库房。

党参、何首乌、川芎、半夏、当归、苍术等三十三种草药,每样只种了一亩地,每次收割,挖掉就立即补种。

春夏种下的鲜果,逐步进入爆果期,每样都种了十亩地,龙眼、棠球、水晶葡萄、甘蔗、柑橘、橙柚分批成熟。

多亏燕驰出远门了,这才让她有时间来采摘收割鲜果,不然都要烂在地里,真是罪过。

甘蔗二十文一根,一亩地大概一千根,产出二十贯钱,砍的累死,再也不种了,含泪清理掉地上的甘蔗根,这十亩地留着种棉花吧。

今日供给,两亩地三七,何首乌、川芎、半夏各一亩,甘蔗、龙眼、棠球、水晶葡萄、柑橘、橙柚各五筐,螃蟹二十桶,一千只。

清风楼黄掌柜询问青木,鳜鱼、鲈鱼何时才有,他们这段时间在别家鱼铺采买的鳜鱼不够肥,虽然每日都有运输南鱼的船到京,逐一找了一圈,都达不到清风楼的标准。

云初看着河里的鳜鱼、鲈鱼经过三个月的繁殖,密密麻麻布满水底,干脆捞鱼,各捞五百条,也够清风楼两天的鱼耗了。

她看着满河道乱爬的甲鱼发呆,想起还养了很多河蚌,清明节丢下去的,五个多月了,她一只都没捞过,赶紧趴在河道边仔细看,好家伙,躺着的都是,还有咧着嘴的,绝大部分都比她的手掌还大。

河蚌卖不上价格,若是一直养在河里不管,估计要被河蚌占满整条河。当初也是一阵脑热,现在头大了。

除了种地捞鱼,云初每日就在周宅和苏叶、百薇待在一块,好像回到了没出嫁前。

每天府上的小厮都送饭菜酒水到周宅,云初中午要吃一顿,连带着周家四兄妹一起养成了中午用饭的习惯。

各种野味炙烤,涂抹了蜂蜜,油滋滋诱人,七十二家正店的名酒天天换着喝。

秋日午后,姐妹三人坐在亭子里赏秋闲聊,洗好的葡萄、切成段的甘蔗、柑橘堆成果盘,雪娘按照康娘吩咐,送来铺子新品橙子布丁,摆放在石桌上。

云初在周宅过的乐不思蜀,恨不得直接住娘家。

“阿姐,燕大哥对你好吗?”苏叶剥着柑橘,一脸关切。

“阿姐,你都不知道,你成亲第二天,出了那样的事,姐夫派欢儿来,说回门不能回了,吓死我们了。”百薇啃着甘蔗,趴在石桌上,盯着云初。

云初看着两个可爱的妹妹,百薇简直是缩小版的自己,头发梳成双髻,只是笑起来时,比她少一个酒窝,“你们放心,一切都好,他对我也挺好的,对了,你们最近半个月尽量不要出门,待家里,要买什么东西,叫索唤。反正留个心眼,注意安全。”

云初从怀里掏出两个缎面织锦袋,四张大相国寺的库帖,都是一万贯,塞到苏叶手里,“这里是四万贯,给你们每人一万贯,当作零花钱,衣裳首饰零嘴,尽管拿去花。那些富户人家流行珍珠贴面妆,这里有南洋珍珠各一百颗,拿去玩。”

苏叶一怔,嘴巴微张,好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半晌才回过神来:“阿姐,有钱也不是这么个花法。你这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啊。府上开销大,留着些吧。”

“阿姐,这南洋珍珠好大啊,颗颗饱满圆润,听说海边的渔民潜入海底采集珍珠,都是冒着生命危险,一颗好难得。”百薇看着那两袋南洋珍珠,久久才缓过神来。

云初笑的眉眼弯弯,道:“之前开铺子攒下的,都拿着,田宅钱铺,才是底气。珍珠是燕驰给的嫁妆,我还有好多。你们不用担心我,我瞧着几个铺子一年能赚不少。”

“好烫手,这是一套春明坊三进的宅子拿在手上啊。”苏叶想起春明坊看房。

云初点点头道:“春明坊那套宅子还在,等过半年,我把这十个铺子开起来,赚钱了,再去买。”

苏叶微醺:“······阿姐,你开心就好。”

百薇问道:“阿姐,我看舒阳总是盯着剩下的七个铺子装修,你是不是又有什么大动作?”

云初想起了锦帛铺子,笑着道:“小机灵鬼,下一个铺子,准备开一个锦帛铺子,请苏州绣娘过来教宋锦,已经在路上了,等你姐夫回来了后,我再找个文绣院的绣娘过来教缂丝,你一直对刺绣很感兴趣,要不要跟着一起学?”

百薇重重点头,满是期待,问道:“阿姐,我想让芳娘、石榴、珍娘一起来学,可以吗?”

“当然可以,就在锦帛铺子的后院学,绣娘从苏州过来,估计还有半个月。筹备开业前,我还要准备纺织、染色、裁缝工具。”云初宠溺的笑着说。

三人又说了会最近铺子里的事情,天黑之前,云初赶回家,简单吃过暮食,便以休息为由关门进房,打捞河蚌,每个木桶里装二十个,满满五十个木桶。

南洋珍珠,一颗难得。

这句话提醒了云初,那么多大个的河蚌,养殖北珠,岂不是正好。

北珠,产于辽东诸河,十月采珠,冰层坚厚,采珠人冻死病死。辽人酷爱北珠,为了获取北珠,逼迫女真人驯海东青,让海东青去捕抓吃了河蚌的天鹅。

辽使往往成倍的索要海东青,看上哪家姑娘,就要人家来伺候,很快,没几年,女真挥师南下灭辽,打草搂兔子,把北宋二帝连带着宗室一波带到五国城旅游去了。

作为宋辽重要贸易物,大宋每年都从辽国购买,颗粒饱满圆润的北珠,非常稀少。

官家俭朴,吃穿用度都不喜奢靡,曾经赏赐北珠给勋贵大臣,后宫之中统共就没几颗。

云初在冯婕妤那里见过一颗,小小的一颗,泛着莹光,价值百贯钱,比南洋珍珠贵很多。

河蚌在河底生存,砂石、虫子进入河蚌中的外套膜组织,被包裹起来,一日一日的分泌物质,就形成了有核的天然珍珠。

人工养殖珍珠,就是一场小型手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