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夜里下了场大雨,雨水噼里啪啦,砸在小院里新栽的莲叶上。
云初一无所知,在空间里忙着挖花、捞鱼、补种草药和花苗。
牡丹下市,她便把种子一包包分类收好,待到明年再种,腾空出来的三十二亩地,全部用于种植降真香。
摘下满满二十篮鲜果,樱桃真是娇嫩,稍微挤压一下,卖相就不行了。
不过周家实现了水果自由,各种水果吃不完,便制作成蜜饯果子、果酒。
大清早,云初就在弄蜜煎樱桃,洗好去核,先加蜜,小火煎熬,等果肉析出很多水分,控干水分,再次加蜂蜜,煎至水分收干,等到果肉呈现琥珀色,水分几乎被糖分取代,大幅度降低酸度,就成了蜜煎樱桃。
百薇想吃樱桃饼,自己的妹妹自己宠啰。
云初有的是力气,便用青梅水煮软樱桃,去核,果肉捣烂如泥,再加入蜂蜜,揉搓成团状,用模具压成一个个小饼。
专门买了一个梅红匣子,一屉一屉的装满各种蜜饯果子,各有滋味。
云初制作的果子,加了蜂蜜,用最新鲜大个的鲜果蜜渍,比外面买的更好吃,酸甜入味,可以长期存放。
百薇尤其喜爱蜜煎金杏、蜜煎樱桃。云初做了整整各两百大包,放在后厅的柜子里,专门给家人做零嘴。
苏叶和竹沥最喜欢吃的却是云初另外做的一款,乳酪樱桃。
新鲜樱桃去核,盛入定窑白瓷碗中,浇上似酸奶般浓稠的甜乳酪,喜甜就再浇上蜂蜜,拿勺子一勺一勺舀着吃,再饮一杯酸甜青梅酒,倍爽。
陈行这几日在生药铺帮忙晒药,一份份初夏鲜果甜品,吃的乐不思蜀,时不时带两包回去给他娘尝尝。
陈夫人从青梅酒开始,就成了周家蜜饯的忠实粉丝,叫厨娘跟着陈行过去学手艺。
等厨娘回来一禀告,才发现不是手艺问题,而是食材,周家花果铺的鲜果大个饱满水分足,甜度也高。还有蜂蜜,那蜂蜜不是药蜜,但是酿出来的蜜却是清甜。
陈夫人每天清晨用温水吞服一勺蜂蜜,解决了多年难以启齿的便秘问题,一身舒畅。
陈夫人的贵妇圈便开始一起采购周家蜂蜜、鲜果、蜜饯,仆妇带着小厮,驾着马车,每样鲜果都买个三百斤拿回去酿酒、制作蜜饯,反正只要三十文一斤,超大个果肉的蜜煎五十文一包,蜂蜜每瓷罐装二两,一贯钱。这些都差不多算零嘴,对于贵妇们来说,很便宜。
·········
燕驰照着上次的采购清单,预定四千八百份人参败毒散以及三七送往茂州,又预定了三千两百份作为预留。
云初摊手,做出一副让人为难的样子,表示有点困难,来不及。
并不是,她上次就准备好了四千八百份的药材,昨天苏叶和竹沥已经收尾。
燕驰心知肚明,陈行每天都会去汇报,抿嘴微笑,“八千份,分两批出货,一共两万七千七百贯,我先付七千七百贯作为定金。这里是大相国寺的库帖,周大夫,望尽早出货。”
“······”云初两眼放光,笑嘻嘻的看着燕驰,一边伸手去拿案几上的库帖,一边说道,“那···那怎么好意思呢······”
燕驰蹙眉,:“······”没看出来,你挺好意思的。
云初一边看库帖,一边问燕驰:“三公子,喜欢吃蜜煎樱桃吗?”
燕驰纳闷,有大单你就笑脸相迎啊,“还行,听说你这里有一种乳酪樱桃,再配一杯青梅酒,滋味更美妙。”
云初后悔了,干嘛多问一句,这家伙怎么点起菜来了。
“那你稍坐一会。马上就来。”
云初进了灶间就是一顿操作,白瓷盛着乳酪樱桃,浇上蜂蜜,黑瓷杯盛着青梅酒,再盛一碟子蜜煎金杏和蜜煎樱桃。
四样端上来,燕驰马上坐直,一勺一勺品尝他的初夏甜品。
云初也不管他,自顾自的继续洗青梅、金杏、樱桃。青梅酒二十罐早分完了,趁着青梅季,再多酿一些,留着自己喝。蜜煎金杏和樱桃,家里五人都非常喜欢,反正可以长期存放,就多做一些。
燕驰边吃边看云初清洗鲜果,她可真不把他当外人,小娘子都会把自己收拾打扮一番,她倒好,啥也不收拾,就在他面前大大咧咧的忙她的活,完全不跟他搭两句话。
眼见他吃完了,云初转身进后厅拿了两包蜜煎樱桃、蜜煎金杏送给他,收起库帖,就把他赶走了。
这女人相当无情。
她忙着呢,弄完青梅酒、煎完果子,马上揣着钱出门买东西了,回来还得接着种草药、摘果子、捞鱼、喂鸡喂鸟,忙死了都,哪有闲情逸致跟他慢慢喝茶闲聊。
大相国寺东门商业街,非常繁华,卖幞头、腰带、书籍、字画古玩的铺子云集。
云初在刘家书坊闲逛,今天就是跑来买书的,前两日收入都是三千七百二十贯,今日又收到定钱七千七百贯、花果铺收入三百贯,她现在口袋里有一万五千四百四十贯。
大宋的书籍分为官刻、私刻、坊刻,后世统称宋刻本,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宋刻本比黄金还珍贵,价值连城。
由于靖康之耻,后世全世界宋刻本数量不超过三千部,少的可怜,其中百分之九十九还是南宋刻本,后世仅存的北宋刻本,除了佛经外,只有十六种,而且十种在日本,在国内的只有六种。
一部名叫《礼部韵略》的书,相当于北宋版新华字典,藏家一万块偶然得到,破破烂烂的残本,被南京图书馆以两千六百万的价格拍下,加上拍卖佣金,高达两千九百九十万。
南宋龙舒郡本《王文公文集》三卷孤本拍卖,两点六亿元成交,创下宋版书拍卖的最高纪录。这部书全本一共一百卷,其中七十二卷藏于上博,可谓价值连城。还有一套七十卷,在日本,也是残本,两本残卷互相拼凑,恰好是全本。
云初在刘家书坊找到《王文公文集》、《礼部韵略》,还有《新唐书》两百五十卷,《太平圣惠方》一百卷,《元丰类稿》五十卷,《太平御览》一千卷,《册府元龟》一千卷,《资治通鉴》两百九十四卷。一共两千七百九十九卷。
云初大致翻了翻,每一卷都刻印的很清晰,纸张略有些发黄,跟摊主讨价还价,若是便宜,她还会从他这里买。
摊主的打扮像个读书人,名叫刘毅,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头带着黑色垂脚幞头,身穿白纻直裰、白绢裤,腰系水晶绦带。
按照市场价五十文一卷,一百三十九贯九百五十文。一分不能便宜,因为这就是市场价,除非买旧书,二三十文一本。如果云初买的多,可以给她稍微摸一点零头。
摊主把书卷一本本搬上云初的马车,很是好奇。云初表示,家里有几个读书人,他们爱看书,也爱藏书。
一段时间没去州桥客栈汴河畔,李旌新一批货物早就翘首以待,之前云初大量采购,李旌口袋里的资金也更充足,这次来了三十只船,全都是龙泉窑青釉。
不过这次都不是日常用品类瓷器,而是花瓶占多数。
刻花花卉纹双系瓶、琮式瓶、鬲式炉、粉青釉凸花葫芦瓶、刻花缠枝花卉纹五贯盖罐、队塑蟠龙莲瓣纹盖瓶、八卦瓶、贴花云龙纹盘、堆龙钵、缠枝牡丹纹梅瓶、葫芦瓶、贴花龙凤纹荷叶形盖罐,十二种。
龙泉窑青瓷,照旧二十五文一件,云初包了其中二十只船的货,也就是六十万件,十二种,每种五万只。
照例送了龙纹盘、荷叶形盖罐各一百个,云初想起刚买的两千七百九十九卷,就差一个,干脆跟李旌开口,再送一件八卦瓶,凑整数。
此时,藏品累计一百一十一万一千五百件,土地达到上限一千亩。空地五百五十一亩。
每一个种地人,对着空着的土地,始终都有一种罪恶感,浪费可耻。
云初在大相国寺山门口的摊子上买了十种蔬菜种子,蕨菜、芥菜、生菜、莴苣、苦菜、芦笋、胡萝卜、芋头、山药、甘露子。又买了两大袋苜蓿草和燕麦草种子、义塘甜瓜种子、卫州白桃幼苗、水鹅梨幼苗。
空着那么多土地,没精力种植,就发展畜牧业,先撒草籽,木栅栏一围,待草生长出来,就放马养兔子。
宋人冬天特别爱吃拨霞供,其实就是火锅,以清水打底,香辣咸香的味道主要从蘸料获得,肉片先加料腌渍,再放入锅中烫,兔肉、羊肉用黄酒、酱油、花椒等腌渍半小时,清水烧开,烫一烫肉片,沾一些蘸酱就可以吃了,甚是美味。
干脆在珍禽异兽摊子买了四匹西域良马,一般合格的马匹价格在四十至五十贯一匹,而这四匹西域良马非常适合拿来配种,一匹要价七十贯,两公两母。
买了六只兔子,两公四母,一贯一只。
汴京城的服务业竞争大,除了打广告,服务也很贴心,直接送货上门。
在方木匠家买了很多木栅栏,剩下五贯回家。
这一晚上,云初把二十亩地的木栅栏围好,从中间分成两半,中间留了一个门,可以开关,方便兔子们从一侧迁移到另一侧,一半面积十亩地,两边都撒上苜蓿草和燕麦草种子,形成一个小型流动牧场。
在最边侧的一角撒了四亩地的苜蓿草和燕麦草的草籽,用木栅栏围了两侧,沿河的一侧不围栅栏,方便马儿喝河水。先喂了那四匹马胡萝卜、林檎,吃饱了就在一百亩地里撒欢的遛弯。
新买的十种蔬菜,各占地一亩。由于茄子和瓠瓜,单价高,干脆又各增加了四亩。
义塘甜瓜、卫州白桃幼苗、水鹅梨,各种十亩。
经过一番调整,一共占地五百八十亩,剩余四百二十亩地空着。
实在是劳动力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