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我靠历史直播破除洗脑包 > 第25章 陆游(4)

第25章 陆游(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钗头凤》写给谁,学界有两个主要流派:一是老牌贵族写给前妻,二是秀场新人蜀中赠妓。

我们就来讲讲两种说法的论据和疑点。】

汴梁,百姓扶老携幼挪向城门,看见整齐的兵士涌入城门。

打头的将军迎着日光,眯起眼睛。他镇定转过头,看到捧着窝窝的百姓。

将军眼中印出布条、骨架,和一簇簇燃起的火焰。

【《钗头凤》写给前妻说,主要证据是《耆旧续闻》、《齐东野语》和陆游的《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易主刻小阕于石读之怅然》(简称《禹迹寺》)、《沈园二首》。

两本笔记小说的史料价值我们已经辨析,前者不知真假,后者不可尽信。

陆游的《沈园二首》,更是只与“沈园宴会偶遇”的情节相关,与《钗头凤》的写作毫无关系。

《禹迹寺》一诗的题目,倒是能够与《耆旧续闻》中陆游沈园题诗相对应。

毕竟《禹迹寺》说陆游40年前曾经在沈园墙壁上题诗,《耆旧续闻》里陆游题壁《钗头凤》的时间与《禹迹寺》的创作时间正好隔了41年。

可惜这首诗里并没有说得很清楚,我们依旧无法确认四十年前沈园题壁的是不是《钗头凤》。up只能说这个说法能与陆游诗歌相印证,有一定可信度。

我们又找到了一个勉强可靠的《钗头凤》写给前妻证据。】

“卑鄙!大宋不是文化之邦吗?怎么大宋的将军只会这种偷袭的勾当!啊!”

看守完颜宗弼的士兵忍无可忍抽了他一下。这金狗自从被俘,一直叫个不停,天知道他怎么这么有精力!

就该饿他几顿!

天幕是宋军的福星。第一次天幕,岳将军当机立断,突袭金营,把正在祭拜天幕的金营杀了个对穿。

第二次天幕,岳将军下令全军休整。金营却为了防将军袭营一直巡视,巡视到兵困马乏,又被养精蓄锐的岳家军杀得屁滚尿流。

第三次天幕,完颜宗弼坐立不安,干脆派兵去攻打岳家军的营地。

早料到金狗来袭,将军掐住时间占了他们的营,又派兵守在路上对金兵穿插包夹,一举抓住金狗皇帝的金狗儿子,金狗里最大的金狗将军!

就是刚被他抽了的完颜宗弼!

第四次天幕……他们终于收回了北宋的都城,传说中最富贵的地方。

传说中流着金子的汴河漂着骨头和死鱼,传说中最白最胖的百姓伸出又黑又瘦的手臂,捞起它们啃食。

来迎接王师的人们目光浑浊,向王师献上他们仅剩的窝窝头,草根在面团上摇晃。

士兵们推辞着。有百姓暴起,把窝窝头扣进他口里,自己却软倒在地上。

“求求你们,往北,往北打!”

【而且《钗头凤》题壁沈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古代通讯工具落后,古人题壁相当于现在的互联网发帖。在那种情况下,陆游题壁在公共环境下书写并让人欣赏自己的爱情。这或许对他而言只是风流韵事,但前妻要如何面对后夫和闲言碎语?

另外,陆游《钗头凤》里还有“东风恶,欢情薄”一句。他与前妻被父母拆散,好事者看到这一句以后必然会通过“东风恶”联想到陆游在骂干涉他婚姻的父母,主和派必然会抓住不孝重罪对他大加攻歼。

主和派拿过“嘲咏风月”这个意为“只说话不做事”的小错弹劾陆游,却从没有拿“不孝”这种真正的大过来攻击他。

这难道是主和派不想吗?】

“好!”

赵构在心中喝彩,只待自己派出的人找到传说中的陈鹄。

他对自己手下的人极有信心。就是找不到姓陈名鹄还娶了陈氏女的人,他们也会制造出一个因为同姓结婚坐过两年牢的绍兴“名士”来。

所以陆游必定是不孝的。

手下人能干是好事,可太有想法就不是好事了。像北边那个岳飞,前些年还嚷嚷着要“迎回二圣,还复旧都”,真是令他心寒!

他身为皇帝还没说要回去,岳飞怎么就敢这么忤逆皇帝,口口声声要把他哥接回来抢他位置?

能维持南北分治,他已经很满意了,怎么能忤逆金人,奢求再回汴京当皇帝?

想到金人,赵构又想起了在宫内“暂居”的秦桧。这位从北方来的主和派当宰相,可是他给金人的诚意之一。

如果天幕一直这样平稳地讲下去,他马上就可以把秦桧放出来了。

【现代,夏承焘先生首先提出《钗头凤》是陆游蜀中赠妓之作,得到弟子吴熊和等人的赞同。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他能突破老牌贵族的封锁,造成这样的影响。

第一,他提出《钗头凤》首句是“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这一句的意象“手、酒、柳”,暗合当时陕西凤州三出“妓女手、坊间酒、金城柳”,不合前妻的端庄身份。

另外有一种说法,“红酥手”指红烧猪蹄。

……也没什么问题,红烧猪蹄确实又红又酥又香又软,但真的好怪啊……

第二,陆游《渭南文集》中词的收录顺序,是按照该词牌下第一首词的写作时间来排的。

《钗头凤》前后的《清商怨》、《临江仙》、《蝶恋花》都作于1172年,《钗头凤》自然也不能免俗。这时陆游已经入蜀,前妻已经去世12年,《耆旧续闻》所谓沈园题壁的时间,更是已经过去了21年。

第三,前妻去世于1160年左右,但《钗头凤》里有一句“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再配合《清商怨》中的“鸳机新寄断锦”,我们可以看出这明显是陆游对一个在世女子寄托思念。

但前妻已经死了12年了。

真要说赠妓,证据是不足的。一些人于是认为,陆游《钗头凤》蜀中赠妓未必可信,但写给前妻可以推翻。】

陆宰与唐慧坐在院中,面前的鹤翩翩起舞,猫飞扑落叶,一派无忧之景。

他们看着陆游把树枝舞得哗哗响,风穿过枝叶的缝隙,飞进他们耳朵里。

夫妻和谐,是家庭兴旺的根本。听天幕说阿游和他妻子琴瑟和鸣,这不是什么过错,为什么他们要逼着阿游休妻?

唐慧看向陆宰,也看见他眼中的忧虑。

丈夫家清贵,她娘家何尝不是?丈夫是讲理的人,她的家教又何尝不训导她齐家之道?

她的哥哥唐意卷入党争,因为不肯依附权相蔡京挂冠而去,隐居山中病饿而死——这是唐家的隐痛,却如何不看出唐家的风骨?

“夫君,我自认是讲理的人,你也不是什么会搓磨媳妇的恶公公。

“琴瑟和鸣是好事,阿游婚前我们也必然帮他把关,不会引进来一个搅家精。”

陆宰知道妻子没说出的话。

这场悲剧,到底是为什么?

【很多人认为刘克庄《后村诗话》里没有记录陆游题壁《钗头凤》的情节,是因为传话筒曾黯或作者刘克庄本人要为了主战派的大前辈陆游避讳。

但依照up的看法,这种说法非常难以成立。

注意注意,后面是作者带有观点倾向的猜测,大家听听就好哦!

陆游要是真的在沈园题壁了《钗头凤》,大家就都能看到它,传播它。这种人尽皆知的事情真的被刘克庄突然“避讳”了一下,陆游的名声不还是那样吗?

还是那句话,大家都知道你和前妻余情未了啊!

而且刘克庄真的要避讳,就不会在自己的作品里写“二亲恐其堕于学也,数遣妇”。

另外两本书都只把陆游休妻推到陆母不喜欢媳妇这个理由上,只有刘克庄说陆游的离婚是因为父母担心爱情耽误学习,把陆父也拖进了战局,让他成了封建孝道恶势力重要的推手。

陆父是比陆游还要老资格的主战派。刘克庄真的要避讳,就会在这个故事里隐去陆游父亲,不让他承受强行拆开一对鸳鸯的舆论伤害。

我们浅对比一下刘克庄《后村诗话》和只记录婆媳不和休妻的《耆旧续闻》、《齐东野语》……

避讳的究竟是谁呢?呀~好难猜啊~】

陆游眼前重影,依稀是他早逝的前妻。

他又老又病,羞见美人,于是捧起胸前酒往前一敬,想要退去。

谁知她转身过来,面白无容。

四十年能改变什么呢?

他自诩深情,现在竟然连她的面目都记不住了。

现在听闻天幕聊起父母逼迫休妻的往事,陆游抓住辛弃疾的手,卧在自己的臂膀里,泪却淌成一条长江。

“我拦了爹娘三次……四次!我不想和她分开,我不想……可是……”

“后来怎么样了?”辛弃疾捧场。

陆游抬头,黑白分明的眼睛被泪水涂污。他用手指把桌上的眼泪做成了一幅画,辛弃疾细细去看,只看出那是一张脸。

“山阴才子陆务观怎么不会画了?就是用眼泪,到了他手里也该五彩缤纷……”

“她让我和离。”

“为什么?”辛弃疾耐住性子不被惊到突然站起,“她……这是名节……不能轻抛……”

“我要北伐,我不能沉迷小恩小爱,我要去爱北边金人铁蹄下的人。她这么说。”

“嫂夫人大义。”辛弃疾想到自己从北向南欲由南往北,归宋成了,北伐却无果。

“她说我是男人,我比她强多了。我可以当文官,可以当武将,可以带着兵回到汴京……她只恨自己为什么不是男儿。”

苍天使我不丈夫,娟然面目何为乎。①

“她说她想学李易安,以诗讽喻,才算为北伐添一笔。只能劝说自己身边的人北伐,又算什么?”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②

“我要北伐啊!”78岁的老头大吼。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③

【讲到这里,想必大家对陆游《钗头凤》究竟写给谁自有判断,up就进入下一个话题了~

好了好了,up听到大家期待彩蛋的声音了!只是这个彩蛋,大家可不要抱着愉悦的心情去看哦~

因为这是一场尸变。】

“什么……尸变?”辛弃疾瞳孔一缩,要拔剑却发现不在身旁,便警惕盯着天幕,以防天象引灾。

陆游强撑着起来,脑中混沌,敲着桌子想让自己尽快清醒。

【历史是被填补的。无数“事实”向下叠压,笔记小说们往那个时代洒上一捧捧属于未来的土。

今人在古人的墓冢上向下挖掘,纵然能挖出被各种“事实”淹没的真相,更大的可能却是捧着后世撒上的土如获至宝,夸耀着自己已经得到真正的历史。

人们用审判的目光去看猎奇的历史,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和拯救欲。这只是真相的一场尸变,却引发了数年的互联网狂欢。

所以我们要去对抗很多人了。

你们……愿意相信我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