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人商议暗号,将某些词语换成另外的词语来表达。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其中“马路”便被赋予了三个意思。
第一,指行动时的场域。
第二,指可以随意发挥的情景。
第三,指已确定的较安全的且能在历史上找到原型的计划或者方案。
同时也规定,若名词性暗号前面是一个动词,则可根据其各自含义展示相应行为。
那么,现在算是哪种?
“会”“要”“能”,一连换了两个副词。
既然每个问题都不相同,那么,也就表示三个意思都有。
至于方案么,既然能在历史上找到相似的,这便简单了许多。
你问我答,咱可真是心有灵犀呵。
于玠感叹着与夏祢走到同一台书架前,伸向了同一本书,又同时缩了回去。
夏祢道,我还想着,若我们拿的不同,各去一边看也不错。
于玠道,可惜,我们只能一起了。
在此之前,我想确认一下图书馆规则,你看有无遗漏。
第一,不可高声语。
第二,不可食无竹。
第三,不许人点灯。
第四,不可搞破坏。
第五,不可相逾期。
第六,不许相传出。
第七,不可以吸烟。
第八,不可长吁叹。
第九,不许愁人睡。
第十,不许俗人看。
第十一,不妄取一物。
第十二,请保持安静。
夏祢疑惑道,你在哪里看的?还蛮正经的。
于玠答,在某个书架的告示上看到的。
它的位置随着建筑的无止境扩展,被无限空间吞没的可能性很大。
夏祢道,馆长有多大可能,会是个畏光喜静、神经敏感、歧视悲观者、喜欢大熊猫的清高神人?
神仙对世俗,挺好。
既如此,我们为啥能看,难道咱还是高人嘞?
于玠默默地看了她一眼,半晌,道,若你目前只是个精神体呢?
精神本就在世俗物质之外。
何况,馆主为何不能是个正在沉眠的异食癖?
Ta的梦或许可以和别人连通,忧愁的人若是走进,会为之带来一些消极因素。
加上第十条限制,可以屏蔽掉更多的人。
夏祢道,就说嘛,祂咋这么能呢。
可我若是精神体,就是不知这属于是笛卡尔希拉里“瓮中之脑”呢,还是周公庄生“脑中之梦”。
你可知道不能逾期和传出的具体事物是指什么嘛?
于玠道,除了书,我暂时想不到其它的。
好哩,夏祢取下这本同为二人所挑中的书,以食指抵着封皮翻了起来,随意停到一页。
这里怎是破的。
于玠凑近,谁不小心撕的吗。
“谁”字一出,谁还能分辨这是省略句还是主谓句,指代的主语是人还是物呢。
夏祢疑虑道,不小心?你在这里见过其他人。
虽然你并不会恶意揣度别人。
于玠道,就因为——
我醒了,在这里,看着这座建筑拔地而起?
以逸待劳,随遇而改,不是正好嘛?
夏祢道,难道不是将欲擒之,必先纵之。
于玠道,我可没那么大能耐。
你可以试试。
夏祢道,差远了。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先看书罢,妹妹。
于玠点头,道,咱就坐这儿看么。
什么声音?
夏祢暂时性地被一个目录引去注意,又为好友的低语所引回,不免好奇道,声音?
没什么。于玠顺着她先前的视线看去,你感兴趣?
不是说最討厭音韵吗,和小学相关的。
夏祢道,只是突然想到,随便哪个字,在时空影响下字形或读音都要改变好多次。
就像“夢”字,wung回小坐,mong渡鲲洋,m??w??入神山……她打住神思。
你说,建筑可也是如此?
土、木、砂、石、砖、瓦、灰、铁、钢、水泥、钢筋混凝土,等等。
不得维持其状态哩?
于玠道,既定呈现还是试探发展吗?
夏祢点头,道,对。你是如何想的。
旧石器时代,人文始祖有巢氏率人“构木为巢”,“暮栖于木”。
一百万年前燧皇钻木取火,华夏方有火化。
三十万年前建筑功能主要为蔽、藏和御,结构仍以窑洞巢穴式为主。
七千年前部落城邦、地位等级、文字体系等所代表的人类文明社会才逐渐建立。
“迁徙无常处”逐渐转为“城郭宫室之固定”,宫室由粗糙变得精细。
华夏自上古先秦起,一代代人根据堪舆风水、典章制度、人文伦理,融合多元文化,建成寺、庙、祠、宫、观、洞、庵、斋、阁、坛、院、馆、殿、静室、茅庐、精舍、食堂……
精神小妹和精神小伙若处其中,不仅可以问候神灵圣贤祖宗,也利于自立自省和修身养德。
仕女君子和匹妇民夫若在其间,或许将会环绕在信臣良将以何昌达、烈女孝子以何歌颂的文化“熏陶”当中。
大人先生和长者高士若置其里,则能享受问天神地祇人鬼、主持祭祀修谱教化抚恤等活动的权利。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文明四要素中特意强调了建筑的“仪式性”。
遗留在原野上的巨石阵恰好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美学价值,被认为是某种起点。
圆形,浪漫;矩形,严谨。
殊不知,骗局。
古埃及的坟空间纵深、规模庞大,折线简洁、形体稳定。
正方锥体高大厚重,气势宏伟,正好致敬于象征生命与永恒的太阳神。
新巴比伦城墙面和转角处的琉璃或许也绘有动物图形。
人和蛇象征智慧,牛表示健壮,鹰是神圣,虎是斗争,狮是强力和统治,马是自由和希望,羊是繁育、丰饶和宇宙秩序,龙代表宝物的守护者和勇敢。
两河流域的建筑轻盈宽敞,除了装饰有彩色琉璃面砖之外,还有五条腿的人首翼牛像石板贴面。
据说许多古希腊的恋人会去阿喀琉斯和帕特罗克洛斯墓前海誓山盟。
死者原型即来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传说中的吉尔伽美什和恩启杜。
叙利亚和小亚细亚,塞浦路斯和爱琴海,具体参考工具书。(地图略)
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中建构物样式虽少,人文影响却是深广。
这里的房室大多开敞,石柱上粗下细,中间有榫卯或金属销子连接。
爱奥尼式建筑多清秀端庄,多立克式建筑则宏伟壮观。
科林斯柱式是另一种风采,即华贵典雅、富丽堂皇。
米诺斯王宫内部空间高低错落,楼道曲折回环。
阿脱雷斯宝库,迈锡尼国王之墓,圆形上的穹窿,用叠涩法砌筑。
为使神庙对称,古希腊建筑设了个不通神殿的后廊。
用柱廊围住核心,形成环状柱廊,即peristyle——回廊。
建造双重柱廊是大奴隶主们炫耀城邦力量的途径之一。
以女郎雕像和大理石墙面为支撑的小型柱廊,镌刻精美,清晰悦目。
方格网形街道,不追求轴线对称不规则形广场,自由且实用。
直线似的檐、柱、阶实际由无数曲线构成,比例大小和空间布局可以便宜调整。
狄亚斯那优美的雕塑,也许还有伊克蒂诺和伯里克利的功劳。
雅典黄金时代的宫殿构造甚是优雅简洁。
他们注重空间的透视效果,特意将对应的构造物的轴线和谐化处理。
虚实掩映,远近相衬。
小处砌块平整,砌缝严密,大处画面均衡,协调统一。
古罗马建筑水平划分墙面和穹顶。
由各式弧线构造平面。
适当地融入拱券结构和高塔组织。
沉重坠感与上升驱动相结合,充盈着种庄严稳定的气息。
协调各部分纵轴线,对称布局,各自构图。
风格浑厚,调色大胆,形式多样,整体排版相对密集。
罗曼建筑内部结构趋向于紧凑,氛围略为阴沉神秘。
窗口窄小,大小柱交错,空间变化感强。
受基督影响,中厅简朴而圣坛华丽,哥特式的高和尖仿佛能直接送人升天。
超凡脱俗地,告别希腊罗马的感性美与理性美,迎来中世纪的别致幕布与祈祷时刻。
春笋如林,蔓向平原,蔓向高空。
哥特典范科隆大教堂“高旷单纯而统一”,从一定的美学视角来看,是形式大于内容。
德国窗棂雕镌精美,有着形纹异同、玲珑剔透的二重石刻窗花。
比萨斜塔厚墙里的螺旋梯上通碧落,大抵和这馆的楼梯的最终目标并不相背。
意大利教堂装饰更为复杂,直棂如“流动”的焰,贯通分割各大窗户。
大片大片的彩玻璃与高耸的柱束和中厅形成光影、明暗、虚实的对比。
拜占廷穹顶之下是各种镶彩衬金、局部构图的正多边形平面。
巴黎圣母院划分垂直鲜明,宁静伟大,巍峨壮美,风韵犹存。
雨果称它为不可单一归类的混合型建筑,社会劳动的创造成果,人民的艺术结晶。
愚蠢的路易十四和野蛮的大主教们所推崇的时髦风尚,引来Louvre和Versailles的持续改造,以及巴洛克的豪华、洛可可的甜美、摄政式宫室等等多样风格的混搭。
罗浮宫“自下而上渐次丰富”,有着精致纤巧的檐壁浮雕和装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