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殿发生的异变随着已经站不稳刘贤妃和侍女们被内侍带出殿门揭开了最后的隐秘,紧跟在后面的就是刚刚急冲冲赶来的朝堂诸位手握实权的大人们,只不过现在不同的是各自已经开始忧心忡忡,包括长孙无忌在内都在忧心安思定公主被害这件事即将引发的风波,尤其是褚遂良脸色更是阴沉,他早就把如意当成了一个隐患,但还是低估了如意所引发的动荡牵涉到了皇后娘娘。
同时出来的还有周御医,他需要配合这件事的调查所以要跟着长孙无忌等人走。
几位大臣出来以后也赶紧召来了各自的随从耳语几句,随即随从都跑开,这是宫里有妃嫔在后宫的大臣,他们需要赶紧把这里发生的事告知自家的娘娘,一来是告知这里的动向,二来是希望与这件事有牵连的赶紧洗脱牵连。
而柳奭则是直接离开这里前往了皇后的凤仪宫,在如意和李治的嘴里已经直接关系到皇后,有些事柳奭必须自己问清楚,不然他的心难安。
在所有人都离开蓬莱殿之后屋子里也就只剩下李治和如意,内侍监也已经识趣的守在门外。
李治和如意尽皆无言,因为被阴谋害死的是他们还在襁褓中的女儿,为人父母者任谁在这种情况下都不会心平气和,气定神闲。
在沉默中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父皇,娘,我饿了。”是一只被大家忘记的李弘现在开口说话了,也打破了李治和如意之间的沉默。
如意也是清醒过来,但听着李弘“娘,我饿了”的话,眼泪更加不受控制的流出来,安思定公主死的当天一直在哭泣,如意也是以为自己的女儿只是饿了,没想到最终却是阴阳两隔,念及此情此景如意就更加紧抱着儿子李弘哭了起来。
听着如意的呜咽声李治感同身受,但他是皇帝,即使心中有悲伤却也不能和妃嫔抱头痛哭,男人的眼眶还是要比女人的坚强一些,却也不能掩藏心中的悲戚。
李治看着自己的儿子道:“你大病初愈,且先歇息一下,朕去安置奶娘过来,还有就是你身边的侍女也不能用了,朕去安排一些侍女。”说罢就起身要离开,有些事情来得太意外李治自己也要想明白。
如意看着快要走出去的李治嘶哑着声音道:“皇上,你能为我们的女儿找到公道吧?!”
李治没有回身,但还是沉声道:“朕是皇帝,朕一定会为女儿还一个公道的!”
一会儿的功夫就有人敲门走进屋子,如意抬眼一看还是熟人,记得上一次自己被高阳公主挟持在城门口的时候就是这位将军接自己回的皇宫,好像是姓高,当时自己还是怀孕中,现在自己的女儿已经没了,所谓睹物思人,睹人思人也一样,如意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高尉犁看着还沉浸在丧女之痛中的武昭仪自然也想到了当初二人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还在高尉犁也没指望武昭仪搭理自己,他自顾地说道:“娘娘,卑职是皇上命令特意来为娘娘送侍婢和奶娘的。”
停一下高尉犁继续道:“娘娘,还请娘娘节哀,皇上一定会为公主殿下做主的。”说完叹一口气离开,门外的侍婢可是有序的接管蓬莱殿的事务,这些侍婢都是平日里侍奉在李治的身边,自然算是宫内最好的那一批,这也是李治的无奈之举,在知道了皇后可能是安思定公主意外的幕后黑手之后,王婠之前送给如意的侍婢李治也不放心,只能把自己身边的侍婢先安排过来。
另一边柳奭马不停蹄的找到了王婠,他迫切的想确定安思定公主这件事王婠一定没有参与其中,这对柳奭来说就是冒进之举,甚至可能是不可挽回的境地,所以柳奭必须确认这件事。
柳奭在王婠这里的确得到了这样的答复,跟刚刚大臣们的猜想一样,王婠只说自己对武昭仪的子女视如己出,怎么可能加害安思定公主,没有理由,还有就是自己当日的确晕倒,并不知后来发生的事,包括今天蓬莱殿发生了什么事王婠也是一概不知,尤其是什么寻找荷包的侍女,这都跟王婠没有关系。
按道理来说柳奭得到王婠这样的承诺应该能放下心来,但柳奭看着信誓旦旦的王婠却感觉到了王婠似乎和以前发生了变化,柳奭忽的问了一句:“皇后娘娘,如果你真的还把臣这个舅舅放在心上,你就告诉我前一段时间皇后你为什么会在朝堂上突然变卦?”
柳奭说的是前一段时间自己和王婠一起商量好的废黜李忠改立李弘为太子的事,这本来是柳奭和王婠事先商量好的事,但王婠却临阵改变了之前的商量,这并不合理,柳奭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感觉王婠发生了变化,所谓知子莫若父,王婠父亲王仁佑死的早,自从王婠做皇后之后就是舅舅柳奭一直在背后支持王婠,扮演了王婠父亲的角色,这也算是知女莫若父,所以柳奭当时就看出了王婠的变化。
王婠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因为她当时知道了自己不能怀孕的真相,所以才会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只是这个秘密王婠不能说出来,现在也不能,王婠不以为意道:“舅舅多虑了,当时那么做就是因为我应该那么做,并无其他意思。”
柳奭愣愣的看着王婠,他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用了,长长的叹一口气,他认识到或许到了自己急流勇退的时候了,他不只是王婠的舅舅,背后还有家族河东柳氏。
翌日之后朝堂上发生了俩件大事,一件是前一段时间掀起小小风波的事,皇帝的爱女安思定公主意外身殁之事不是意外,而是有人阴谋巫蛊加害,凶手已经被皇帝人赃并获,现在已经准备好了以监国长孙无忌为首的庞大侦查团队,就是要查一个水落石出真相大白,还安思定公主一个清白,这件事来的很突然,没人想到一个意外会急转直下成为阴谋加害,这样一个小风波就会成为一个风暴了。
还有一件事更加让人意外,身为宰相的皇后娘娘的舅舅柳奭自请辞去自己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相位,没人知道为什么,有人猜测这件事会不会跟安思定公主身殁的调查有关,但调查还没有结束,还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凶手,就把两件事联系在一起有些牵强,并且如果安思定公主之事真的是皇后所为那也不是简单的辞职就能解决问题,所以柳奭为什么突然请辞对所有人都是一个谜,就算柳奭也只是根据自己多年对王婠的认识才决定自己急流勇退,哪来理由?
柳奭请辞李治也没有挽留,但大唐也没有无理由就送宰相告老还乡的事,还有就是现在安思定公主之事还在调查之中,李治想要知道真相,也就让柳奭迁任了吏部尚书,算是强留了柳奭,至于同中书门下三品就由吏部尚书褚遂良暂代,算是二人互换官职,此时褚遂良也在安思定公主之死的调查人员中,也算是合理。
柳奭以为这样能救自己一命,却不曾想最后还是被王皇后牵连在内,但至少没有牵连到家族河东柳氏,要知道在之后王婠犯事后整个王氏家族都被清算,最终人死族灭。
还有一件不被人观察到的事就是皇后娘娘失宠了。之前皇后也不算得宠,因为得宠的只有武昭仪,武昭仪是受皇上独宠,但李治至少还在后宫众妃嫔面前维持着皇后的体面,也会定时关顾皇后的凤仪宫,算是相敬如宾,在蓬莱殿事件之后有人发现皇上再也没有到皇后那里了,难道最后的体面皇上也不想给了吗?只是这件事少有人想到看到。
长孙无忌对于巫蛊之事的调查也并不顺利,主要原因还是应该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来调查这件事,这决定着这件事的调查方向方法。
如果按照李治的意思,那就是要水落石出,给自己的女儿一个真相,李治是皇帝,长孙无忌等人是臣子,所以长孙无忌是一定要给出这个真相的。
但按照长孙无忌自己的考量,他必须要尽量避免这件事对朝堂和后宫带来的影响,长孙无忌要局势的稳定,所以一旦真相并不是长孙无忌期望的真相,那到时候的残局如何收拾?
因此在调查之前长孙无忌能做的就是先行决定自己调查的方向,不想调查出什么结果就要尽量避免真相往那个方向发展,至于李治那里也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因为李治是皇帝,至于什么武昭仪,还不在长孙无忌的顾忌里,长孙无忌要以大局为重,这就是长孙无忌制定的调查方向。
这个想法也赢得了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大臣们的支持,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风波的朝堂就是最好的朝堂,毕竟谁也不想节外生枝,这也是他们起先接受安思定公主身殁是一个意外事故的原因,放在现在他们也是不情不愿的被李治拉扯到这件事里,但他们还是希望息事宁人,大唐烦心事那么多,为了一个昭仪生的女儿实在不值得大动干戈,武昭仪是你李治的宠妃,但不是大臣们的宠妃,这件事有长孙无忌带头糊弄最好了,各位大臣举双手赞成。
体现在调查中就是首先将武昭仪所言宴会当日之事记录在册,在这蓬莱殿的时候众人已经听武昭仪诉说过一遍,现在就是写下来变成文字,表示调查的严格,里面有四个重点,一是安思定公主当日突发意外,这来的很不正常,二是在安思定公主发生意外后自己恳求有人去请御医,但在场的人没有人帮助,如意并没有说出徐婕妤之事,三是自己醒来之后就听到侍女在找荷包,是俸皇后娘娘之命,然后自己就在荷包里发现了巫蛊之术,这也就印证了安思定公主为什么会突然发生意外,因为是巫蛊之术,四是当时皇后娘娘昏倒也不正常,有装昏的嫌疑,证人是周御医。
前三条众人没有提出疑问,因为当天在蓬莱殿已经得到证实,李治也是证人,只有第四条值得商榷,因为周御医现在说的也只是事后的一个观点,并不能确实认定这件事。
话说到了这里那就需要对这些事情进行求证,调查是在大理寺,但众人不可能把皇后娘娘招来大理寺审问,也就是韩瑗和来济上门负责询问,没想到王婠为了表示自己的贤明,反而跟着上门的韩瑗和来济来到了大理寺配合调查,只不过王婠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手里还牵着一个小男孩,是太子李忠,这又为她迎来一片赞誉,皆是道:“皇后娘娘英明。”
面对长孙无忌的询问,王婠对安思定公主的意外回复是不知,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更不知原因居然是巫蛊之术,一开始听到安思定公主死于巫蛊之术王婠还很是震惊,甚至潸然泪下,一片惋惜之情,而对于侍女找寻荷包是自己安排的指证,王婠甚至和入狱的两位侍女进行了当堂对峙,侍女们并没有指认自己所行之事是出于皇后娘娘的安排,还有就是宴会当日王婠自己是真的忽然昏倒,至于昏倒的原因王婠自己不是御医,所以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她也不能对周御医的认定做出否定,但是周御医敢肯定人不可能忽然昏倒吗?自然是不能,天下疾病千千万,周御医哪敢说出这样的肯定?还有就是荷包的来历,刘贤妃同样没有指认荷包是皇后送给她的,因为她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李忠。
王婠看到刘贤妃的时候不经意的道:“忠儿几天不见你了,说是想自己的娘了,本宫没有办法只得带他过来了。”
此时的刘贤妃已经十分的憔悴,毕竟她知道自己牵涉到了以巫蛊之术加害安思定公主之事,这在刘贤妃看来就是死路一条,她心里放不下的只有自己的儿子李忠,她害怕儿子也被自己牵连,有没有可能会失去皇太子的位置?在这样的担忧下刘贤妃憔悴就是正常,直到现在她看到了李忠,刘贤妃颤抖着声音道:“奴婢谢谢皇后娘娘能带忠儿过来。”说着就是抱着儿子痛哭,李忠素来胆小,现在面对着这么多外人更是胆怯,还想缩进刘贤妃的怀里,但刘贤妃的双手带着铁链,李忠钻不进去也只能尽量缩在一起,刘贤妃看着儿子这样更是心疼。
王婠道:“贤妃你不用担心,忠儿是你的儿子,但一样是本宫的儿子,他还是皇上的太子,未来大唐的皇帝,这是本宫做娘的该做的,至于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知道的告诉诸位大人,他们会还你清白的。”
王婠来的坦然,走的淡然,仿佛大理寺这里发生的一切都跟她没有关系。
接着几位大臣又询问当日所有参加聚会的妃嫔处求证一些事,就是武昭仪所说的安思定公主忽然晕倒武昭仪求请御医无人施救的事,但却得出了跟武昭仪所说截然相反的答案,所有的妃嫔都一口咬定说当日安思定公主昏倒之后大家并没有拖延,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去请御医前来,而这个去请御医的人就是徐婕妤,这与武昭仪所说的完全不同的答案,各位大人是该信武昭仪一人还是所有人?并且这些妃嫔当中还有身份仅次于皇后娘娘的德妃娘娘和淑妃娘娘,而且这件事也得到了徐婕妤这个当事人的确认。
就连徐婕妤这个当事人的证词都不支持武昭仪的说辞,所以对于武昭仪所说当日无人施救之说只能否了,既然这样那就更没有皇后娘娘见死不救只说了。
又过了几日调查有了新的进展,刘贤妃和两位侍女招供了,根据刘贤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