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想浑水摸鱼,毕竟长孙无忌从必败的局势到现在势均力敌的局势,没人想要在随意冒险,特别是众多的墙头草派,立场本来就不坚定,现在更加摇摆了。
最终太常卿萧瑀、房遗爱、薛万彻、荆王李元景,江夏王李道宗等人明确的支持雍王李素节上位,这么一看不是宗室就是驸马,大部分都是长孙无忌的对手。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则是支持皇后养子李忠上位,这些人也不少,毕竟监国三年,长孙无忌还是安排了很多的亲信。
这时两方的势力在朝堂上看起来也是一个持平的状态,战争进入了持久战,就看谁会更快的得到援军,援军一到胜负既定。
萧瑀等人也知道这是千钧一发的时候,所以赶紧看向了自己可以争取的人,吴王李恪就是最大的助力,可是李恪本来就不想支持李素节躲太子之位,现在更是到了跟长孙无忌明刀明枪的地步,一直躲着是非走的李恪更加不愿意站出来支持。
就在李恪犹豫间有人站了出来,兵部尚书李绩站出来支持长孙无忌的意见,也就是皇后的样子李忠上位为太子。
这并不意外,李绩同为遗诏辅政大臣,自然会站在长孙无忌一方。
在李绩站出来后就代表着胜负已分,因为李绩的身份是兵部尚书,仅次于褚遂良的吏部尚书,是掌管天下兵事的实权之人,在他站出来后李恪连站出来的必要都没有,因为他就算是站出来也不可能胜过长孙无忌一方了,相反还要得罪长孙无忌,更加没有必要。
所以自以为胜局在握的萧未央在这一次的斗争中以惨败收局,前期看似占尽了优势,可没想到王婠和长孙无忌各种阴谋诡计环环相扣,萧未央一败涂地,只能坐在那里目瞪口呆,她连自己是怎么输的都不知道。
萧未央甚至感到绝望,她自以为有李素节在手太子之位就能手到擒来,没想到自己毕其功于一役的准备居然还是惨败,哪怕是自己找到了高阳公主等人做靠山依旧不行,这一次她输的彻底,也彻底输掉了自己的奢望,错过了这次的机会,她再也没有可能觊觎皇后之位了,所以萧未央有些失魂落魄。
太子是庶子李忠的消息传到关心此事的高阳公主耳中的时候,高阳公主也愣住了,同时在她府上的还有其他几位公主,襄城公主,九江公主等人,毕竟大家同进退,也就一起在这里等消息。
但等到的却不是自己想要的消息,十拿九稳的事发生这样的变故?李忠是谁?经过旁人的解释才知道是一个宫人的庶生子,之前诸位公主并没有留意过皇上居然还有这一个皇子,没想到就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皇子”都能做太子了?
高阳公主顿时怒不可遏,她没想到长孙无忌操弄朝政居然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步,居然敢把一位庶生子捧为东宫太子!长孙无忌这不但是想现在掌控朝堂,还想在之后控制皇帝的人选,这就是想把宗室从皇权中彻底赶出来!
这天下是姓李的天下,不是姓长孙!这一切都是长孙无忌的野心!所以高阳公主怒了!
听了高阳公主的分析,其他几位公主也是气的忿忿不平,没有了宗室长孙无忌就能一家独大。
经此一战,长孙无忌和宗室矛盾彻底激化,成水火之势,再难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