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父皇的,至于其他的一些细节太子还不甚了解,所以想要从李治这里知道,这样父皇问起来自己也有话说。
李治那边看到李佑和太子的好奇,他本来也想为如意多争取一些功劳,这样回去以后父皇一定会对如意有奖赏,如果能够争取到太子也为如意说话,那奖赏就是十拿九稳的了,出于这样的考虑,李治偏重的讲了讲如意在这次蝗灾中的付出,至于世家的事,因为李治自己也不是太了解就没有讲。
但就算是这些事也够李佑和太子对如意另眼相看了,原来这个年轻的女子居然有这样的能力,不简单。
只是李佑看着如意却有了其他的心思,之前他曾经在崇文馆因为调戏如意被高阳公主训斥,那之后他对如意也是敬而远之,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惹不起高阳公主,但对如意一直耿耿于怀,现在他心里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把太子的注意力引到这个让自己丢脸的女人身上,然后就等着看好戏,看看高阳公主那个女人会怎么做,最好两败俱伤,或者想想太子跟父皇要女人,这更是一出好戏。
在路上李佑找到机会偷偷地对太子道:“太子殿下,这一次的蝗灾能够得到顺利解决,殿下可谓是功不可没,回去之后必定会得到父皇的嘉奖,这都是殿下应得的,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来,这个女官如意还是很有能力的,之前在崇文馆我们没有留意,但是能够在这一次的蝗灾中操持赈灾事宜不犯错,这也不是普通女官能做到的,再看看长相也是不错,可谓是才貌俱佳,殿下的身边就是缺这么一位贤内助,我看她挺合适的。”
太子没想到李佑会说这样的话,之前太子没有这样考虑过,现在这么一看,这个女官的确是不简单啊,可是如意的身份?太子为难的道:“她是父皇的女官和五品才人,那就算是父皇的后宫妃嫔,我这样做合适吗?”
李佑早就等着他了,赶紧道:“殿下,她哪里配得上后宫妃嫔这个说法,只是一个低阶的女官罢了,不入三品不为妃,她只是有一个后宫的名头而已,其次,臣弟劝谏太子殿下也是有原因的,您看,虽然这次治理蝗灾是您的绝对功劳,但毕竟我们还是有一些做的不够充分的地方,这里面李治和这个女官也出了一些微薄的力,只是父皇一旦问起来难保她不会说出什么不合实际的话,这样对您就不是太好,但是假如您告诉她您对她有意,她肯定会有所抉择的,按照父皇现在的情况,她只会一辈子都做这个才人,但是如果顺从了您,您是未来的皇帝,她就可以拥有比现在更高的地位,这样她就会主动在父皇面前为太子殿下您美言,这对您是一举两得,甚至是一举三得,父皇把自己的女官赏赐给您就代表了父皇的态度了。”
太子听完了李佑的话的确有几分心动,李佑说的话也的确很有道理,自己在治理蝗灾这件事上还是有一些做的不够完美的地方的,如果有人乱说话那就更不完美了,再者,这个女官的确还是才貌俱全的,也还算可以,李佑的建议还算可行。
于是太子就想在回宫之前赶紧安排好这件事,在他看来自己只要把话说出来,如意就没可能拒绝,所以找到如意道:“我听晋王说了你跟他在治理蝗灾中做的一些事,很不错。”
如意不知道太子的意思,虽然之前李治有过这样的表示,但还是很忐忑的道:“是晋王殿下谬赞了,大部分事情还会晋王殿下的功劳。”
听了这句话太子就有些不高兴了,什么是晋王的功劳,明明是自己的功劳,如果没有自己居中调度,李治能够做成什么事,这样不明事理的话怎么能让如意说给父皇听呢,看来李佑的建议还是很必要的,问道:“你来崇文馆之前是在哪里?”
如意道:“回殿下,小女之前在起居注馆负责记注之事,后来完成记注之后因为太子东宫的一些东西也需要记录到起居注里,所以起居郎褚遂良大人特别安排我在崇文馆轮值。”
果然还真是个没背景的普通女官,太子听了如意的话对自己更有把握了,也就不想再试探了,于是道:“你这次表现的很好,本王很欣慰,所以我想回宫之后求父皇把你安排到我的东宫任职,你自己有什么想法没有?”
如意不太明白太子的意思,什么是到东宫任职,自己作为皇上后宫的女官还可以再被安排到东宫吗?东宫也有自己的内宫,自己用什么样的名义过去?这些如意都不懂,于是就想把这件事推到皇上身上,只能道:“小女都会听从皇上的安排的。”
太子听了如意的话,还以为是如意已经同意了自己的要求,只要自己跟父皇提起这件事就行了,也就得意的点头离开,就等回宫论功行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