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亡夫今夜又给我托梦了 > 第16章 当归(六)

第16章 当归(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熹桐从未想过,她与洛宋淮的下一次相见,不是在生境,而是在人间。

木盆摔落在地,滚下阶。

他的身形极淡,似是微弱日光,一瞬之间便会消散不见。

“林熹桐。”

他忽而微微扬唇,轻唤她一声。

声音无比熟悉,与她在生境时听的一样。

眼中一刹温润,林熹桐仍有些不敢相信,慢慢抬脚下阶朝他走去。

可是她没走稳,猛地向前一倒。

半跪在地,她看见他衣摆正在随风轻动,不染分毫尘土,又有细微莹尘环绕,十分光洁。

洛宋淮半蹲着,抓住她胳膊,想扶她起来。

可林熹桐始终垂头,顿在原地。

长发没来得及梳起,披散着,又从肩头滑落与地面相触。

隔了许久,她终于缓缓将头抬起。

目光相触,双眸颤动。

眼前之景如真如幻,而胳膊处的触感无比真实。

她一时分辨不出这是梦还是事实。

林熹桐抬手,想要触碰他的脸颊,可就在她将要碰到的那一刻。

莹尘四散,逝于眼前。

身旁又是空无一人。

半抬的手悬在半空,直到她手臂酸痛才得以放下。

若不是刘知宜来,林熹桐恐怕要在地上坐许久。

“熹桐?”

刘知宜刚推门进来,却见林熹桐垂头,呆坐在地,不免被吓一跳,连忙跑上前想将她扶起。

直到这时,林熹桐才回过神来,在刘夫人的搀扶下起身。

她看见了洛宋淮,可是他又消失了。

阶上水迹未干,盆中水也所剩无几,看着一地狼藉,刘知宜以为林熹桐是摔倒才如此的。

“摔倒怎么不知起来,可是摔伤了哪里?”

她将林熹桐扶回房,又将她身上的灰尘拍去。

“没有,我……没有摔伤。”

林熹桐摇摇头,她本想告诉刘夫人这件事的,可是有谁会相信一个死去一年的人会突然出现,甚至连她自己都有些无法相信。

“济仁堂中的师兄们都在等你呢。”

听闻徐先生收下新徒弟,又得知此人是洛宋淮的妻,堂中师兄都格外期待,都等着见她。

“师母,我……”

“不要紧张,你看你发还未梳,师母帮你把发梳起来。”

林熹桐呆愣坐在凳子上,长发被挽起,又被梳成利落模样。

院中粉桃已谢,花瓣落满地。

“走,一起去吃顿饭。”

刘知宜一直牵着她,带她来到济仁堂。

堂外站着几位男子,他们已等待许久。

“师兄。”

林熹桐俯身,朝他们拱手作揖,几人皆以礼回之。

饭桌之上,无人提起洛宋淮。

林熹桐知道,他们是怕自己会难过。

徐荣根捋捋须,“往后在济仁堂,要与不少人打交道,你初入此,便先从药理之学开始吧,往后再让你去为人诊病。”

林熹桐虽想做诊病之事,可她清楚,病者是将康健希望全部寄托医工的,因此他们不会放心让她来为自己诊治。

此事,她理解。

“学生明白。”

“熹桐,往后在医馆,若是有不懂之处,除了问你师父,亦可请教你师兄们。”

刘知宜扫一眼面前几位,他们皆是跟随徐荣根多年的学生。

“是啊,尽管问我们。”

几人连连附和。

“好,谢谢师兄。”

有这么多人愿意帮自己,她突然很心安。

面前之人,过往虽不相识,却不因她是女子而轻视她,反而愿意诚心待她。

即使坎坷一路,可林熹桐无比庆幸,在人事之中她并不痛苦。

她很感激。

林熹桐倒一杯酒,她虽不会喝,可此刻她很想敬他们一杯。

“往后我定会好好学医,做一个良善且有利于天下人的医者。”

杯酒下肚,酣畅淋漓。

众人亦回她一杯。

林熹桐只在医馆待了一个上午。

整个上午,她都在理馆中药材,有时亦为病者开药。

吃过午饭,林熹桐便从医馆离开,嘴上说是身体稍有不适,想回去歇息。

想起早上所见,刘知宜对她尤其关切,也催她回去。

事实上,她是想去清觉寺找那位小沙弥。

佛串、莹尘、洛宋淮。

种种一切,皆因小沙弥丢下佛串而起。

她不能再等,她必须要向他问清。

一路不停,林熹桐走了许久才到清觉寺。

寺内香火萦绕,颂佛之声环绕,此处在她心里愈发奇异。

她在寺内找了一圈,见了许多僧人,却不见那日所遇的小沙弥,甚至没有和他年纪相仿之人。

心里仍有些许希望,林熹桐找到寺中一位方丈。

寺中之人她并不熟悉,或许找寺中人才能有所解。

她虔诚地将双手合十,心里却是万分急切,“师傅,清觉寺中可有一位年纪不大的小沙弥。”

“他大概这么高。”

说着,林熹桐又伸手比起来。

方丈摇摇头,“阿弥陀佛。”

“施主,这寺中无有如此之人。”

她仍不愿放弃,“那师傅可能让我见见寺中所有小沙弥?我能认出他来。”

“施主,本寺皆是年岁在二十以上的僧人。”

一句话便断了她所有念想,这寺中没有她要找的小沙弥。

那日她明明在清觉寺中见过,可此刻这方丈却声称寺中从无小沙弥。

颂经声入耳,林熹桐留在原地却不得心静。

“姑娘如此心诚,定能如愿,姑爷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望佛祖保佑我儿妇能平安生产。”

……

殿中皆是凡人求佛之声。

林熹桐忽然想起沈月容的话。

她说清觉寺很灵。

原先林熹桐是不信的,可此刻,她有些动摇。

香火燃于眼前,佛祖高坐金莲之上,面含慈笑,有普渡众生之姿。

林熹桐双手合十,跪在蒲团上。

那日与沈月容来清觉寺,她没有许下一个愿。

“凡女林熹桐,诚心跪拜于此,恳求佛祖能大发慈悲,让我能……”

如此有违事理之愿,林熹桐只觉一瞬恍惚。

比起曾经求佛祖施手救亲人,这似乎更为艰难,甚至是不可能。

“让我能再见到他。”

她还是将此言诉出口。

即使在旁人看来,这是无望之事,可她心里还是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便不能将此愿再次深埋心底。

双眸微闭,心也一瞬平静。

脑海中皆是早上他的模样,身形淡如雾,如梦似幻。

推门那一刻,林熹桐以为是自己没睡醒,可是他叫了她的名字,又在她摔倒之时扶住她。

她不能再将此事当做虚幻。

素服着身,青丝半绾……

他从未变过,还是在生境的模样。

手腕佛串再次变得温热,林熹桐猛地将眼睁开,她以为是佛祖显灵。

环顾四周,皆是面生之人,来来往往,却无她心中之人。

一瞬失落。

连她都有点可怜自己。

双腿如铅重,每走一步,都要耗费半身力气。

“施主请留步。”

她刚走到寺门口,身后传来呼唤。

之前找过的方丈叫住她。

如死灰复燃,“师傅可是找到那位小沙弥?!”

但他摇摇头。

她又失落。

“施主可是心中有惑?”

林熹桐没否认,“是。”

老方丈娓娓而来,“佛法万千,永世不易,不因人存,亦不因人灭。”

林熹桐不明所以,只觉疑惑。

“施主为一人而来,心怀此愿,诚心于此。心诚,便胜过一切。”

“阿弥陀佛。”说完,他便折身离开。

心诚,便能得愿吗?

一路上,林熹桐都在想老方丈的话。

来时她算是一路跑来的,可回去,她走得无比慢。

等到城中,天已完全昏黑。

街道上却是灯火通明。

各家燃起灯烛,时不时传来欢笑声。

街道上行人结伴而行,有说有笑。

绕入街巷,林熹桐抬手推门。

指尖轻触木门,她没施力向前,只是顿在原地。

早上她推门便见洛宋淮出现在自己眼前,这一次,还能再见到他吗?

四下寂静,没有一点儿声音。

林熹桐深吸口气,将门推开,抬脚走进。

院中昏暗,明月被云遮掩,连月光都没有。

依旧是除了她,再无一人。

这似是意料之内,却在心愿之外。

她不再想,独将那份失落压回心底,抬脚上阶回房。

忽地,手腕佛串温热,又散出细微莹尘,飞向她身后。

林熹桐愣在原地,心脏猛地跳动。

她转身,视线随莹尘飞舞而动。

手腕佛串愈发明亮,无数莹尘聚在院中,明如日光,又渐渐淡去。

云被晚风吹散,明月高悬于空,月色澄澈,将院中照亮。

他的身形由淡渐深,身侧又有细微莹尘萦绕。

长睫轻颤,明如月的双眸渐渐张开。

“洛宋淮……你……”

你真的回来了。

她真的如愿了。

视线迷蒙,林熹桐抬脚,慢慢走到他跟前。

莹尘飞旋,高至半空,又如飞花,落两人满身。

“林熹桐。”

他似乎也有些不敢置信,便向前走一步,想要将她看得真切。

屋内昏暗,而院中却是明亮。

林熹桐伸手去触碰他,衣衫柔滑,青丝柔软。

她没有做梦,这是真的。

“你还会和早上一样突然消失吗?”

即使再见他,林熹桐还是害怕他会再次不见。

“不会,不会的。”他摇摇头,眼中微光闪动。

“林熹桐,因为你,我才得以回来。”

洛宋淮俯身,与她视线相平。

“因为我?”

她想起在清觉寺求佛,想起走时老方丈那云里雾里的话。

她似乎有些明白了。

人有生存灭消,而人心却可如佛经历万世而不易。

一切,皆因她心诚。

“是。”

视线一瞬清晰,温热的泪从脸颊滑落。

林熹桐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哭了。

她垂眸,想将脸上的泪擦去。

可在她伸手的前一刻,温暖的指腹划过她脸颊,将她的泪抹去。

她更相信这不是梦了。

“若是想哭,那便哭吧,我为你擦泪。”

看着他一脸认真,心中的苦涩全然散去,林熹桐没忍住笑。

“我不想哭,洛宋淮,能见到你,我真的很开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