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小云双不懂何云双的忧愁,只觉得有她在身边后哪怕是在一个她始终不太融入的家里也能过得很开心。
除了红薯干,她还喜欢冬至的咸汤圆,跟何云双后世吃过的咸汤圆不一样,小时候家贫,咸汤圆是直接用咸面团挤出来的,里面没有馅儿,就一个面团,但因为多了点咸味,又一年才做一次,还是很叫人期待跟怀念的。
不过今年冬天也发生了件喜事,她小姑出嫁了,看到小云双跟她姐对着好几箩筐的糖果忙活垂涎,何云双不禁想起她那会儿。
七八岁的孩子正是嘴馋的时候,加上家里没什么东西吃,她奶奶又不让小孩吃太多零食说对身体不好,基本控着量,她们姐俩要是馋了就跟做贼似的等她奶奶出门开始翻家。
不过也不用怎么翻,家就那么点大,能藏东西的一个新房子的储藏室,一个老房子的储藏室,唯一难办的是当门用的木板挺重也有点高,她们得踩凳子上才能勉强取下来。
冬天还好,夏天就比较恐怖了,里面时不时会出现蜘蛛跟蟑螂,从外面或从里面爬过去,开个门跟开盲盒没区别,搞得后来她姐走后她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对着这俩储藏室都有点心理阴影。
她小姑出嫁就不一样了,小姑父这会儿家庭在镇上还算不错,送来的喜糖也多,满满的几大箩筐,具体多少她有点忘了,只记得放眼望去她爷爷睡的屋子全是装糖的筐子。
可惜这些糖不是给他们三个吃的,村里办喜事图个喜庆,基本都是家家户户送包糖的,跟后世那些精装盒不一样,以前就是个红喜塑料袋,袋子里装点水果糖,她很喜欢的玉米软糖,两颗德芙巧克力,花生夹心糖,阿尔卑斯糖,两颗橘子,两颗红鸡蛋,再一把红绿花生,干桂圆,几颗干荔枝,把袋子撑满后再用订书机一订,一包包送出去。
她们那会对着这几筐糖要做的事就是只能看不能吃的干打包。
不过这会小云双跟她姐的待遇要好上一些,毕竟有个她在,在她姐嘴馋的唆使下,她被小云双派到门口把风,然后她俩尽情地在里面挑挑拣拣,吃了的糖纸交给她,搞得她跟垃圾桶似的。
要不是看在小云双确实也很馋零食的份上,她理都不想理她姐,吃东西能不能学学小云双别那么豪放,不知道收拾残局很心累的吗?她又不是真的神仙。
打包糖也是个累人的活,小云双还算坐得住,她姐是坐一会起来溜达一下,摸颗糖吃吃,吃完糖纸往地上一扔,还得她苦逼去捡。
可能是见不得她被她姐劳累,小云双有点不满了,让她姐别吃了,她说话也很有艺术,说是吃多了万一不够村里人分,奶奶会骂人。
何云双听着有点意思,瞬间不担心她的以后了,就这张嘴,这思维,小说还是逃不掉的。
不过真的应该去让小云双走她的老路吗?
在她还是扑街的时候,她不止一次想过如果过去好好学习,没有在高中沉迷看小说,追求什么友情爱情,她是不是就能在彷徨迷茫的时候多一条出路。
有个正经工作总比负债写文强得多。
但转念一想,她都回到小时候了,金融搞不了,老本行总能把握一下先机吧,她也不图搞个小说网站大赚一笔,就把后世写过的那些小说搬过来,哪怕过去是扑街,放到现在书少读者多的年代,应该也能小赚一点吧。
可惜没电脑。
哦,她还没钱。
呵呵。
她要是在本小说里,指定要被读者喷得狗血淋头,哪家女主穿越重生混得那么惨的,都八年了,她除了当个忽悠自己的保姆,啥都不是。
……
年代久远,何云双是忘了她姑出嫁时的场面了,现在得以重温,看到她姑就只是胸前别了个大红花,坐上姑父的小汽车离开,又是一阵感慨无限。
别说,想起件神奇的事儿,她小姑享福过,苦难过,负债过,但唯独没有缺过车。
虽然有她在小云双身边陪着,但她刚回到老家的时候是由她小姑帮忙带着的,她跟她姐在她姑出嫁前都是跟前跟后地跟着。
不过因为那些不入流的传言,她小姑多少有点跟小云双保持距离,小云双没察觉,她却是有点悟了。
她以前一直以为是因为她姐更讨喜所以就连小姑也是对她姐更好,现在回来了,当个旁观者看的更清了,也就明白她小姑避着她是为了彼此都好。
虽然吧,根本原因还是她忌印,不得长辈福荫。
但小云双还是个单纯的小孩,也还重感情,不像何云双亲缘淡薄,看到她小姑就这么嫁人了走了,眼圈还悄悄红了红,心情都低落了一天。
好在有她姐这个没心没肺的在,小云双没能难过多久,又开开心心地去吃去玩了。
看她们那么无忧无虑,何云双也有点羡慕,但一想到快过年了,她爸妈要回来了,回想起小时候在家过的那些年,不禁有点头疼。
她记得因为过年这事儿她还对她妈颇有怨言。
她妈跟她姐一样是个爱玩的,人缘也好,好不容易从西北回家一趟,除了大晚上能见到她一面,白天基本见不着她,天天有约。
她又喜欢去打麻将——这也是老家这边的风气了——一到过年什么扑克麻将家家户户都是,小卖部更是热火朝天,他们三个也喜欢玩,玩一些自创的,什么三六九五十k,也都挺疯狂。
说实话,他们三个有的玩,也没那么在意爸妈有没有陪在身边,可架不住她奶奶看她妈出去玩不顺眼,天天在他们耳边念叨她妈不是个称职的母亲,一年到头回家就那么几天还不好好在家看孩子,尽出去赌。
以前听着被洗脑,觉得她妈是不好,但后来长大了知道内情了才发现,不对啊,她爸不也一样天天出去赌,没人约了才待在家里跟他们抢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