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轻人接过组合完毕的部件,继续前行。
耳机中传来“声音”的指令:“装配阶段二。向量一六八。准备交付。”
他将组件垂于身体一侧,转身朝指定方向,以轻快的步伐穿行在人群中。几秒后,他与一位年轻女性目光锁定。她骨架粗大,穿着一身职业装。对大多数男人来说几乎毫无存在感。男孩朝她靠近。
“听到‘下午好,维度’时交付组件。确认。”
那女人走近时点了点头,脸边夹着一部翻盖手机。“下午好,维度。”
他将双组件放入她手中,然后迅速消失在人海中。“装配确认。”
耳机中响起一声愉悦的提示音。“操作完成。二十点网络积分。脱离。”
她将男孩的两部分组件卡入一个黄色塑料底座中,继续穿行人群,遵循她的新向量。
在返回停车楼的路上,男孩想象着这场正在展开的战术组装:就像蜂拥的纳米机器人穿行于购物人潮之中,维度的分布式装配厂在同时运作着六条独立线路,没有任何一个人了解超出自己几秒钟任务以外的整体情况,或者自己所负责的那一小段组件的具体用途。组件在恰当的时机送达目标,靠“声音”的向量引导实现精确对接。组装者前赴后继,确认完成任务后将组件传递给下一个执行者。系统具备冗余机制,使得关键部件在高概率下能够及时到位,而临时缺位的组装者也能迅速替换。
他不知道他们究竟在组装什么。他不禁怀疑,自己是否终其一生都不会知道。
在一栋办公楼破旧的大堂里,一名极客装备的年轻人正面对墙壁,将一块甲烷氧化燃料电池电池卡入一只贴合塑料手柄的槽口中。
耳机里传来“声音”的指令:“确认装配完成。”
他启动装置,等待自检。绿灯亮起。就绪。他将组件收于视线之外的位置。“装配完成。”
短暂的沉默。“待命……待命……”
他环顾四周。这是一座典型的两层办公盒子楼,坐落在一个低端科技园区里。安保措施不过是几道上锁的门和磁卡刷门器。换句话说:几乎没有安保。中心中庭里,几条铺着橘色工业地毯的走廊交错穿行。
他耐心等待,身穿水务公司制服,佩戴照片胸卡,推着一辆装满瓶装水的手推车。耳机中“声音”每隔十秒便重复一遍“待命……”
然后,一次短暂停顿。“向量209。准备交付完整组件。”
就是这刻了。接收者即将到达。他瞥了眼GPS,转身面向那扇带有安全门禁的门。
宋舟快步走向大堂门口。D市广袤的天空下,春光明媚。他走近时,看见自己的倒影映在玻璃门上。他身穿电话公司的制服,腰间挂着工具带,手里拿着写字板,头上戴着电话耳机。他刷了一下安保卡,门“嗡”地一声应声而开。
耳机中响起那个声音:“收到组件指令,关键词为‘此时此刻’。”
宋舟走向大堂内站着的一位年轻男子,对方推着一辆手推车,上面堆满了5L的饮水机水桶。他从旁经过时,那人向他递过来一个模样奇特的钢制和黄色塑料混合装置。它的形状像一把热熔胶枪,但顶部缺了一块——那是一条空槽,内置双重凹槽钢板。“此时此刻。”
宋舟戴着工作手套,接过那东西,将它插入工具带上一个专门为其设计的卡槽。他听到身后的送水人走出大堂,但自己则坚定地沿着既定路线前行,经过一个穿着印有某公司标志套头衫的平凡男子。
他经过时礼貌地点了点头,但那人根本没有理会他。只是某个租户而已。
耳机中响起声音:“向量155。”
那正是沿着走廊直行。宋舟继续向前走,眼神扫过一扇扇办公室门。
500号。
十分钟前,他还以为自己要去接入一套电话系统。但现在拿到了这个组件,他立刻认出来了。他以前用过它。
这是一把3D打印手枪。
用亮黄色塑料制成,它看起来就像是一种电动工具——甚至还有一个工具公司标志印在侧面。但实际上,它是一把全自动、高精度的手枪。它几乎百分之百可靠,因为它没有任何活动部件。它不是靠撞针和复杂的后坐力重装机制运作的,而是靠电流引发射击的“线控发射”设备;无壳子弹沿着四根平行的十二英寸枪管直线堆叠,由逻辑芯片独立触发,每颗子弹靠枪内电池释放的电流点燃。换弹方式是更换弹管。宋舟已经从街上的一位快递员那里收到了三根快速更换的弹管。这是一种万无一失、无法追踪的武器,设计初衷只有一个:近距离杀人。
710号。
他暗自下定决心。他清楚,这背后有更宏大的目标。他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这一点。这和他十几岁时所做的事不同。他不是为自己而做。这是计划的一部分。他已经看到了世界的变化。这不是随机行为,计划中没有随机性。
耳机中传来声音:“停。”
房号1010。
宋舟抽出那把未上膛的手枪,从工具带另一侧取出焊接钢制弹管。两者“咔哒”一声扣合到一起。现在它已经上膛,看起来非常像一把浮夸的玩具激光枪。
耳机里再次响起声音:“设备码……4915。”
宋舟翻转枪身,在握把底部输入了四位数代码。设备现在已经武装就绪。
他转身面对门口,接着从口袋中取出一把硬塑料材质的门钥匙,那是街上一位女子交给他的。所有主控钥匙系统都存在数学破解的漏洞。
耳机中声音继续:“确认指令:杀死房号……1010的所有人员。”
宋舟闭上了眼睛。他并不享受这件事。他以为自己早已脱离这种生活。但维度找到了他。它知道他曾杀过人。他深吸一口气,说道:“指令确认。”
“执行。”
宋舟插入钥匙,旋转,推开门。他走进一间杂乱的办公室,远处墙边堆满了文件和纸箱的架子上,桌上放着成排的便宜台式机。一个三十多岁的胖男人猛然转过身来看着宋舟,手中还拿着一个樱桃奶油面包,正准备咬下去。
“你不能就这么——”
宋舟抬起手枪,一阵短促的扫射打在那人胸口——将电脑桌和后墙喷得一片血肉模糊。几发易碎弹打进墙里,在粉碎成尘的同时几乎没在墙面留下痕迹。
易碎弹至今仍让宋舟惊叹。这种子弹是由压缩陶瓷粉末制成的。打中人体等软组织时依然具有杀伤力,但一旦撞上硬物,比如墙面,就会化为一团粉尘。设计初衷就是让枪战局限在射击所在的房间内,同时避免弹道反弹造成危险。在一间十英尺见方的小房间内以每秒七发的速度扫射时,这点尤为关键。
血淋淋的胖子砰地一声摔倒在地,整间屋子都为之一震。宋舟听到里面另一间办公室传来动静,一把椅子吱呀作响。“发生什么了?”
宋舟迅速前进,双手握枪。他不必担心对方报警。电话线早已被切断,手机信号也已经被干扰。
他走进一间更大的办公室,里面有两张办公桌,靠墙是一整排窗户,可看到后方停车场。一个年轻男子站在桌后,手伸进中间抽屉,脸上写满不可置信。宋舟这次扫出更长一串子弹。加装抑音器后声音听起来像是遥控模型飞机的引擎声。墙面、窗户和吊顶都被血液染红。枪口冒出一缕缕烟气。
宋舟转身,另一个男子惊恐地尖叫。他拖着电话躲进桌后。
该死。
宋舟弹出冒烟的弹管,“咔哒”一声装上新的一根。他继续前进,枪口对准前方,能听到那男人边哭边摸着电话键盘。“别杀我!我有钱!都给你!”
宋舟绕到办公桌侧面,枪口对准蜷缩在墙角的男人。
“别!求你了!”
宋舟迟疑了一下。该死。这件事不能留下尾巴。毫无疑问。“不!”
宋舟将整根弹管扫空,对准那人。他的身体在血泊中抽搐,侧倒在办公桌后方。宋舟换上最后一根弹管,按原路返回——对前两人头部又补了几枪。他对耳机说:“任务完成。”
短暂的沉默之后,耳机里传来:“确认。奖励两千网络积分。解除作战模式。”
宋舟在枪底部的四键面板上输入了一串数字,把枪扔到旁边的办公桌上。武器开始嘶嘶作响,冒出烟雾,然后塑料枪身开始融化随之烧毁。
宋舟从工具带上取下一个半圆形的小装置,看上去像是一个便携式闹钟,底部呈圆弧形。他在上面输入同一串四位数代码,然后将它扔进房间中央。装置在地上滚动几圈后慢慢稳定下来。
当它停稳在弧形底座上时,一束红色激光从中射出,照在染血的天花板吊板上,形成一个醒目的红色发光标语。那是维度要传达的讯息,也是行动编号4-9-1-5的口号:
所有垃圾信息发送者都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