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约会前的文献检索(失败)
时间:周六上午10:15
地点:宓煦卿的公寓
崔熵衡靠在门边,看着宓煦卿飞速翻阅三本《社会行为学论文集》,平板同时播放《人类约会行为大数据分析》纪录片。
“根据2019年剑桥的研究……”宓煦卿推了推眼镜,“约会成功率与‘非计划性互动’呈正相关,但标准差太大,需要更精确的——”
崔熵衡伸手合上他的笔记本:“煦煦。”
“再五分钟!我还没算完最优路线——”
崔熵衡直接抽走他的笔,俯身在他耳边低语:
“今天没有实验设计,没有数据采集,只有我和你。”
宓煦卿的脑电图监测手环瞬间爆出δ波——大脑当机的前兆。
2. 咖啡馆的“非受控实验”
地点:北极光咖啡馆(宓煦卿选的,因为名字含“极光”)
宓煦卿盯着菜单,手指无意识敲击桌面——节奏恰好是摩斯密码版的“焦虑”。
崔熵衡:“选不出来?”
宓煦卿:“我在计算卡路里、咖啡因和糖分的黄金分割比例……”
崔熵衡直接对服务员说:“给他焦糖玛奇朵,多挤一圈糖浆。”
宓煦卿震惊抬头:“这超出我的日常摄入许可值!”
崔熵衡把咖啡推到他面前:“今天叫混沌模式。”
宓煦卿喝下第一口时,面部表情经历了从抗拒到愉悦的相变。
崔熵衡笑笑。
3. 公园散步的观测误差
地点:特罗姆瑟极地植物园(崔熵衡声称要研究“低温光合作用”)
宓煦卿突然停在某棵云杉前:“等等,这棵树的年轮分布……”
崔熵衡:“像你去年那篇《量子退相干的时间序列》?”
宓煦卿眼睛一亮:“你怎么知道?!”
崔熵衡从背后环住他,下巴搁在他肩上:“因为你每次看到分形结构都会这个表情。”
手指轻点宓煦卿微微张开的嘴唇。
宓煦卿的智能手表:【警告】检测到非科研相关多巴胺爆发。
4. 落日时的数据失控
时间:傍晚18:30
地点:峡湾观景台
宓煦卿打开气象APP:“云层厚度1.2公里,极光可见概率只有……”
崔熵衡突然扳过他的脸:“看。”
——整片天空突然被绿丝绸般的极光淹没,电磁扰动使宓煦卿的量子手表黑屏重启。
宓煦卿的瞳孔里倒映着光幕:“……这不符合地磁暴预测模型。”
崔熵衡轻笑:“有些事不需要模型。”
他吻住宓煦卿时,极光恰好扭曲成克莱因瓶的拓扑结构。
5. 归途中的认知重构
时间:深夜23:47
地点:回程上
宓煦卿突然开口:“我今天收集到三个异常数据。”
崔熵衡:“嗯?”
“第一,未规划的行程使我的压力激素下降了62%。”
“第二,摄入超标糖分后我的创造力峰值延迟了1.3小时。”
“第三……”
他低头看向两人交握的手——崔熵衡的拇指正无意识摩挲他的腕骨。
“……第三,”宓煦卿声音轻下来,“‘顺其自然’的预测准确率比我所有模型都高。”
崔熵衡刹住摩托,在寂静中吻他冻红的鼻尖:
“欢迎来到我的混沌理论。”
【事后研究报告】
宓煦卿:
《非结构化约会的神经科学益处》
结论:
偶尔脱离数据能提升杏仁核-前额叶耦合效率。
但建议保留30%的预案(比如随身带急救巧克力)
崔熵衡:
《如何让物理学家的浪漫熵值归零》
方法论:
1. 没收他的文献检索设备
2. 用糖分轰炸他的理性防御
3. 在极光下实施量子纠缠级别的亲吻
成功率:100% ±0%(样本量N=1)
翌日实验室门口贴着新告示:约会日·暂停所有量子计算”——底下被某人补了句“除非是双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