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琳达说的不只是爱德华的关注。
这个剧组虽不算是大投资,但也算得上是不错的班底,几位主演和配角都是有较为出名的代表作的。
———但这还不够。
努力,天赋,运气。
这三个要素在好莱坞缺一不可。
尽管琳赛行事低调,穿着打扮并不张扬,但现场的工作人员都能认出来这是谁。
毕竟这张脸可是霸占了近六个月的好莱坞各大媒体报刊的头条。
“哦,天呐,琳赛-霍克怎么会在这里?”
“她一个人过来的,不会是和瑞凡-菲尼克斯分手了吧?我看娱乐杂志有报道过!”
“well,分没分手我不知道,但这些媒体记者捕风捉影的本事可是一流。”
“好像是来探班的,她和爱德华-弗朗是同一个人经纪人。”
………
随着更多的视线聚集在这边,爱德华也频繁地侧头看过来。贝琳达见他心不在焉的样子,有些无奈地招手。
距离下一场戏份开拍还有些时间,爱德华得到了示意,眼睛一亮。
他简单地和工作人员沟通几句后,立马跑过来了。
“嘿,琳…,呃,霍克小姐,你好!我是爱德华-弗朗,很高兴见到你。”
爱德华的心怦怦直跳。
这是两人第一次正式见面,他不希望自己表现得很逊,但他手心里还是沁了点点滴滴的汗。
“你好,叫我琳赛就好,贝琳达跟我提过好几次,她很看好你,很高兴你能加入ICM。”
琳赛体贴地提到那天在伯班克见到他的事情,权当这是第一次认识。
她笑意盈盈,大方亲切,但这反而让爱德华觉得有些失落:琳赛对自己一点印象也没有了。
不过很快,他收拾好心情,“我很幸运,贝琳达决定和我签约,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很希望可以和你合作。”
爱德华说完才意识到自己的莽撞,现在正客串小角色的他,和琳赛合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我,呃,我是你的影迷。”
他紧张地补充道。
“当然没问题,我也很期待有一天能合作。”
琳赛半是肯定半是鼓励。
爱德华肉眼可见地心情好了起来。
琳赛弯了弯眉眼,打趣起来,“好吧,我可是要嫉妒了。要知道,贝琳达可是全身心投入你的合约,连我都要排在你的后面呢。”
“come on,你们都是我工作的优先选项,但别想着取代小贝妮,她是我的最高级,”贝琳达摊手,语气诙谐。
贝妮是贝琳达的小女儿。
这一点,琳赛和爱德华-弗朗自然都是知道的。
……
-
对于独具慧眼的好莱坞经纪人而言,到处都可以是工作的场所。
剧组拍摄、选角现场,甚至贝弗利山庄下的一个小小咖啡馆,都可以是一位好莱坞之星诞生的场所。
因此,杰米-道森出现在伯班克,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瑞凡的经纪合约将在十个月后到期。
至于之后两人是否会续约,杰米-道森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这倒不是说,瑞凡会选择其他经纪人或者是离开ICM——杰米-道森对此很有自信。
不论是出于私人交情,还是专业合作,道森都确信,只要瑞凡愿意一直从事演艺工作,他绝不会另选其他人去负责自己的经纪合约。
但问题是,杰米-道森并不太清楚,瑞凡接下来的打算。
毕竟两年前,瑞凡还认真考虑过,是否要结束所有的荧幕演艺工作,专心于乐队事业。
尽管他对演艺事业仍抱有热爱,目前也在积极探索和建立新的合作,但道森明白,瑞凡对好莱坞的聚光灯和关注度并不感兴趣。
想到这里,道森忽然觉得有些感慨。
他能看出来瑞凡的变化。如果说之前的瑞凡-菲尼克斯是疏离敏感的流浪者,那么现在,他已经是涅槃着岸的幸福牧羊人。
恰如其名,在遇到琳赛-霍克前,这条凤凰河随意奔流,不知目的,没有休憩汇聚之所———直到遇到来自密西西比河的温柔长流。
他身上依旧带着复杂且矛盾的美感,但在这层气质之下,又泛着神秘又迷人的生命力,像是壮阔湖面上的点点金光——温暖、明亮而闪耀。
道森觉得,琳赛-霍克也能算得上是自己的幸运星了。
但他没想到,在瑞凡提到琳赛以及两个人身为共同制片人的第一部电影时,会在伯班克遇到她。
“《心灵捕手》的拍摄已经结束,但后续的剪辑和发行工作还需要时间,琳赛的工作行程会比较忙。她对这个电影充满期待,我不想她失望,所以后面我会多负责处理一些事项。”
瑞凡正在和杰米-道森通话,然后听到那边传来一句“wait(等等)”。
“你猜我看到了谁?”
“?”
瑞凡对于道森的难得走神,有些疑惑。
“我看到琳赛了”,杰米-道森没有收回视线,轻笑道,“在伯班克。”
“我知道,她去探望克莱尔。”
提到琳赛,瑞凡下意识笑了一下。
“就是克莱尔-丹尼斯,之前和琳赛合作过的小演员”,他补充。
“是吗?”
道森的目光顿了顿。
那边一个模样帅气的青年,正全身心地围着琳赛,试图获取她更多的关注。
道森可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来这个男孩的意图。
他眼里带了些打趣的笑意。
“你确定是克莱尔-丹尼斯?”
电话那头,道森的语气飘忽不定。
“好吧,但我记得克莱尔-丹尼斯可不是个男人。”
“更加不是个帅气的男人。”
道森轻飘飘补充。
-
伯班克的大大小小剧组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着拍摄工作,但西好莱坞的一幢大厦内的氛围就不那么愉快了。
卡梅隆和他的团队,正和福克斯高层就《泰坦尼克号》的剪辑和发行工作进行讨论。
会议已经持续两个小时,气氛凝重,剑拔弩张。
最初,福克斯高层得知电影成片长达三个小时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去否定。
好莱坞的电影时常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若是电影时长过短、又或是过长,都十分影响影院排片。而院线排片一点受影响,直接遭受冲击的就是票房。
福克斯高层认为,为了更漂亮的票房数据,卡梅隆应该将电影时长缩短。
然而,卡梅隆的态度却异常的强硬。
在福克斯大厦的会议室里,他眉目紧促,坚决不肯让步:“你们想剪我的电影?当然可以,但你们必须先解雇我。你们想解雇我?那也行,你们必须先杀了我!”
卡梅隆在电影制作方面,一向是毫厘必争,更何况这本就该是自己完全拥有话语权的领域。
为了更好的票房去改动电影的时长?简直是个笑话!在这位专业到严苛、甚至是完全不近人情的导演看来,胡乱剪辑只会让原本丰满的故事变成一团糟。
由于卡梅隆那边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福克斯影业不忍已经花出去的上亿投资打水漂,只能再次让步。
当然,卡梅隆也并非是完全不懂得变通。
鉴于福克斯影业的妥协,卡梅隆表示自己愿意放弃身为导演的票房分成利润,只拿自己签下合同时的薪酬。
这样的表态算是给对方提供了台阶,这让福克斯高层对他的感官好了一些,但对于卡梅隆的让利,福克斯影业大方表示:并不需要。
他们作为这部电影最大的发行制作公司,对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和拍摄都十分了解。屡屡上报的负面拍摄新闻、耗资巨大却抱怨不断,过长的电影时长......
公司内部早已经对这部电影做过评定,顶尖的投资,但在票房上,大概率会是一般电影的票房,激不起太大的水花。
既然是这样的电影票房,即使卡梅隆将分成全给福克斯影业,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意义。
反而要是传了出去,华纳影业、派拉蒙影业、甚至是导演圈的人都要嘲笑福克斯影业过于小气,影响后续合作。
会议的最后总算达成一致,福克斯影业高层抱着不看好的态度,再次做出了让步。
虽然过程并不愉快,但卡梅隆对这样的结果十分满意——倒不是为这票房分成。
坦白地说,卡梅隆并不缺钱。
他在导演圈的地位和声望早已经是A-list的级别,早已经靠着自己的才华赚足了十足的财富,不论《泰坦尼克号》的票房是高是低,对卡梅隆个人的财富而言,这只不过是多和更多的区别。
卡梅隆真正在意的,是自己对电影的绝对掌控权。
有了福克斯影业的保证,卡梅隆便全身心投入了后期制作的工作中。
不只是剪辑,包括宣传,编曲和配乐,甚至是后期收音效果…卡梅隆都力图做到最好。
在电影配乐方面,卡梅隆决定邀请詹姆斯-霍纳为《泰坦尼克号》的原声带专辑作曲。
他们二人早在拍摄《异形2》中合作过,只是两人性格过于相似,以至于那次合作后二人的关系便极具恶化。
但无论如何,卡梅隆也必须承认,詹姆斯-霍纳才华出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作曲家。
才华横溢的人在卡梅隆这里有着额外赦免权。
他很欣赏霍纳在《勇敢的心》中的作曲工作,几经考虑下,才开口邀请对方和自己再次合作。
卡梅隆的主动邀约诚意十足,加上对方提供的电影片段十分惊艳,这让詹姆斯-霍纳只是略微思索后便同意了这次合作。
他认为,卡梅隆这次的电影,一定会是另一番精彩。
只是让詹姆斯-霍纳有些头疼的是,卡梅隆提出了一个麻烦的要求:不允许电影里出现任何的歌曲,只能有纯旋律。
几乎是听到这个特殊要求的瞬间,霍纳已经能预想到和这位暴君合作会发生的冲突了。
他扶了扶额头,苦笑道:“这艘大船果然是不能轻易上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