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摆着不少箱笼,旁边除了她们周家的侍女,还有一个脸生的中年男人,穿着整整齐齐,倒像是哪家的管家。
那中年人看见周老夫人出来,赶紧拱手朝她拜了一拜,
“一隔多年,老夫人安好!”
周老夫人看他那热络的样子,猜是和周家有生意往来的人,只是一时间想不出是哪家。
看着看着,突然整个人激动起来,整个人脸上都多了几分光彩,话语中都带了一点激动,
“你是燕姐家的钟管家。”
那管家带着笑,朝周老夫人拱了拱手,“老夫人好眼力,这么多年还记得小人。”
周老夫人派人将钟管家迎到了正厅,又叫侍女泡了今年新摘的茶叶端上来。
“钟管家怎么突然过来了,是不是燕姐她们出了什么事?”
一提到这个钟管家连茶都不喝了,端起的杯子又放了下来,
“老夫人料事如神,这可是大喜事啊。”
“?”
周老夫人先是一愣,随即想到了什么,有些激动,“莫非是女婿调回来了?”
钟管家点了点头,周老夫人心里松了一口气。
她有两儿一女,女儿嫁在了本地,只是没想到女婿一举中了进士,外派做官,多年没有回来。
这些年母女俩只能靠着书信往来。
想到女儿一家即将回来,喜不胜收,“那燕姐一家什么时候回来,她们那屋子我也得赶紧派人去打扫打扫,这么多年了,许多东西都要重新换了,张妈妈,你去账房拿银子,再带几个伙计去收拾收拾,该买的就买……”
钟管家脸上带着笑,阻止道,“老夫人,老家的房子不用打扫。大人被调回京城了,圣上还给赐了宅子,眼下一家人已经在京城收拾好了,大人新官上任,夫人抽不得空,此番前来,就是请老太太和两个表小姐们去京城的。”
此话一出,屋子里鸦雀无声。
尤其是周老夫人,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浑浊的眼睛里已经涌出了一抹泪珠。
她女儿终于熬出头了。
当年她给燕姐挑了一个书生。
那书生父母早逝,亲族看他年幼,欲争夺家中财产,还好他有所警觉,没有让人得逞,靠着剩下的家业供自己读书,考上了秀才。
这书生又请媒人来她家说亲,她问过燕姐的意见,燕姐也喜欢那个书生。只是她担心日后这书生考取功名要离家远走,燕姐肯定也要和他一起背井离乡,她舍不得女儿,不是很看中书生做她的女婿。
后来她又听说,考上进士难如登天,有些人考了一辈子到头来也就是个秀才。要是这样的话,这书生倒是挺适合做她的女婿,这才同意了婚事。
那书生成亲后就把家当全数交给了燕姐,又时常回家看她,周老夫人很满意。
只是没想到,书生一次就考中了进士,做了官,成了滑州一个小城里的知县。
滑州离相州千里之远。
此后十五年,她们母女没有再见,就连燕姐的一双儿女她也没有见过。
周老夫人心中那叫一个悔啊。
只是事已至此,再说什么也没有用。
钟管家看周老夫人许久没有说话,不由得开口提醒,
“老夫人,夫人特意派我过来接您去京城……”
周老夫人从回忆里抽离,看着面前的钟管家。
她有十五年没见到女儿了,就连那两个外孙也没有见过,自然是想去京城看看她们母子。
可是家里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她怎么放心去京城呢……
“燕姐和女婿怎么样了?身体还好?泽宇和悦宁兄妹俩长多高了?”
“都好都好,少爷和小姐也好,老夫人,等您到了京城就能看见她们了。”
周老夫人有些犹豫,刚想开口推辞,突然有人着急忙慌的从外面跑了进来,是看大门的老张头。
“老太太,门外来了一架马车,为首的那个小公子说是您的外孙,从京城来找您的。”
听见这话,周老夫人和钟管家统统站了起来,
周老夫人格外激动,“快把人请进来。”
钟管家解释起来,“当初老奴出发的时候公子小姐就吵着要和我一起过来,夫人觉得路途遥远,多个人用费就要多出不少,老爷刚上任。京城里寸土寸金,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就没让公子小姐过来,怎么他们还是追到这里来了。”
周府的下人把马车牵了进来,马车旁的窗子探出了一个脑袋,好奇的看着四周,站在外面的少年走上前,
“悦宁,下来吧。”一边说一边把手伸了过去。
“好。”
许悦宁借力跳下马车,看着陌生的园子,有些激动,
“阿兄,这就是外祖母家了?”
还没等许泽开口,钟管家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哎呦两个主子,你们怎么悄悄跑过来了!这一路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危险,带了几个人过来?”
钟管家一路小跑终于到兄妹俩面前,将两人细细打量了一番,没有什么变化,就是连续赶路脸色有些沧桑罢了,这才放下心,却还是忍不住唠叨了几句。
“钟管家,不用担心,母亲又给我们雇了几个镖师,几位侠士对我们格外关照,并没有吃苦。”许泽开口解释起来。
母亲觉得她们年幼,不放心她们回相州,可她们兄妹俩想来看一看父母的家乡,缠了爹娘许久,本来爹娘是很坚定的,只是悦宁一句话就让她们犹豫了,
“爹娘,虽然你们真心实意想把她们接来,
可外祖母万一心疼我们家刚回京城,处处都是花钱的地方。觉得她们过来会给家里造成负担不愿意过来怎么办?
钟管家绝对说服不了外祖母的,最后的结果一定是钟管家带着外祖母准备的东西回来。”
许悦宁的话直戳夫妻俩的心窝。
许泽又开口诱惑道,
“爹娘,如果我和悦宁一起去相州就不一样了。外祖母肯定心疼我们,悦宁还能撺掇两个表姐说服外祖母。”
许悦宁又补了一句,“只要我和哥哥去,一定给您把外祖母和表姐们接过来。”
许夫人周燕最终还是经不住诱惑。
她太久没有见到她母亲了,甚至都有些不记得母亲的样子了,还有她那两个侄女。
当初他们夫妻外调,人生地不熟,积蓄很快都花光了,许安正直清廉,她们的日子过得很苦,都是家里接济,每隔几个月都能收到母亲送的银钱和各种东西。
周燕夫妇一直记在心中。
后来她发现滑州盛产药材,是个可赚钱的生意,写信回家商量。
两个嫂子给她攒了一笔钱送了过来。
就是靠着这些钱,周燕开始做生意,渐渐有了起色,不再需要周家接济反而可以寄钱回去。
本来以为她们会在滑州呆一辈子,没想到她夫君在考核中被上级赏识,居然被调回京城,当了四品官员,还有圣上赐的宅子。
她们一家收拾好,周燕就动了心思想把母亲和侄子侄女接过来过过好日子。
许悦宁的话坚定了她的心思,于是周燕花钱请了几个镖师护送她们兄妹两去相州。
许悦宁和许泽对未曾谋面的周家充满了好感。
相比许家,周家的情况要好些,但也没好到哪去。
外祖母在家里守着两间铺子,两个舅舅在外卖货,几个月回家一趟,还有两个表兄在书院读书,处处都是花钱的地方。
但每隔几个月都会给她们寄来一个大包裹。钱就不用说了,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夏秋是表姐表兄们的旧衣服。虽然是旧的,但是都给两个舅母洗的干干净净。
冬天则是各式各样的袄子,全家人的都有。
他们兄妹穿的是舅母用新棉花给做的袄子,爹娘则是用拆下来的旧棉花再加些新棉花做的,针脚细密,下足了功夫。
包裹里还有表姐表兄给她们准备的小礼物:表姐给悦宁缝的香囊,攒钱给她们买的小玩意;表兄给他的书….…都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了。
她们家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供给兄妹俩买玩具,表兄表姐寄的那些小玩意真真正正弥补了兄妹俩的童年。
时至今日,当初的那些玩具都用不上了,许悦宁和许泽依旧放在自己的房间舍不得丢掉。
许悦宁和许泽得了爹娘的允许,立刻就回去收拾了包裹,坐上马车就要去相州。
一路颠簸,兄妹俩没有任何抱怨,倒让负责两人安危的镖师有些惊讶。
到了相州城后,许泽怎么也不愿意坐在马车上,镖师只好把他带到自己马上,许泽好奇的看着两旁的街道,心中有种异样的激动。
一行人打听到周家的位置,
守门的老人知道她们的身份后赶紧把人迎了进来。
许泽和许悦宁才和钟管家说了几句话,就看见不远处有个老妇人朝她们的方向过来。
还没等钟管家介绍,许家兄妹就知道这是外祖母,赶紧走上前去,兄妹二人对着周老夫人就磕了个头,
“外祖母安好!”
周老夫人泣不成声,身边的侍女赶紧把两个孩子扶起来,三人抱在一起。
许悦宁一看见周老夫人就有种亲切感,母亲和外祖母长的好像啊,她见到外祖母哭了,一时间也没忍住哭了起来。
许泽自认为已经长大,男儿有泪不轻弹,没有像许悦宁那样放声痛哭,只是周老夫人右胳膊那里的衣服湿了一块儿。
周家一片和睦融融。
相州的官府里。
知县刚处理完公务,得闲休息了一会儿,去院子里走了走,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转头回到屋子。
一路走又吩咐身边的书童,“等一会儿你去街上看看有没有什么特色的东西易于携带,多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