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进入第二周,整个《青春》剧组正式进入快节奏模式。
这天上午要拍一场重要戏份——男女主在校园舞会上重逢,情绪复杂,台词多,走位也麻烦。所有人都在为这场戏做准备,气氛比平时紧张许多。
“今天要拍三机联动,一镜到底,不许出错。”副导演一大早就把话撂下了。
余韵站在角落,正在背台词,虽然这场戏她本没有戏份,但她习惯在现场多看看、学学,或许哪天就能用得上。她就是靠这种“哪里有空就钻”的劲儿,一点一点在行业里站稳脚跟的。
结果还真被她“钻”上了。
原本出演“舞会主持人”的小演员早上突然发烧,连妆都没上就被送去了附近医院。这场戏没法等人,导演急得抓头发:“这个角色三段串词,全场人都围着她转,临时找替补很容易穿帮。”
副导演翻了翻场务表:“要不让群演里挑一个?”
“挑?临时挑谁会背三段词啊?还得会控场、有镜头感……”导演皱眉,一眼扫到站在旁边的余韵,“余韵,你不是没戏份吗?”
她正好抬头:“啊?”
“你来演这段。”
她愣住了:“我?”
“你记性不是挺好吗?那天你和沈子枫的对戏都没NG。”导演语气着急,“赶紧的,服化道立刻准备,把词塞给她,半小时后开拍。”
余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群工作人员簇拥着拽进了化妆间。
十分钟化妆,十分钟试戏,十分钟排走位。
人生第一次,她感受到了什么叫“时间就是金钱”,同时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剧组人均应急大脑”。
正式拍摄前五分钟,余韵站在舞台边,脑子里飞快地过着那三段主持词。
她本以为自己会紧张得出汗,结果真正站在舞台中央时,聚光灯打在身上,反而出奇地平静。
“各位同学,欢迎来到本届星光舞会。”她开口,声音清亮、语调自然,一点都没有临时顶替的慌乱。
一段、两段、三段。
她一字不落地把台词念完,还顺势做了几个配合现场气氛的停顿,眼神自然地扫过镜头位。
导演坐在监视器后,整个人直起了身。
“卡!”
工作人员一阵欢呼。导演摘下耳机,咧嘴一笑:“我收回以前对她‘背景板’的评价。”
拍完之后,余韵刚从台上下来,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导演就走了过来。
“不错啊,余韵。”导演笑着看她,“你这镜头感比我想象中强多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可能是平时看得多,积累下来一点。”
“你还真不是说说而已。”导演点头,又看了她一眼,“说不定……你比现在这个角色,更适合点别的。”
这句话让余韵心里微微一震。
她还来不及细想,就看到不远处,沈子枫正站在休息区,目光平静地看着她。
他们的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
沈子枫没有笑,只是静静看着她,眼里没有夸张的惊讶,也没有太多情绪,却像是在说——“我看到了。”
那一眼像落在心尖的轻拍,不重,却让人无法忽视。
余韵突然有点恍惚,她原本以为这部剧自己只是个过客,却好像,不知不觉间,已经被人真正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