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继续上班。
谢忱把车稳稳停在车位线后,刚要下车,却在远远看到方胜的身影时又默默将车门拉了回来。
他是不想和这人见面的,后视镜里方胜正抱着牛皮纸袋疾步穿过停车场。
十分钟后,谢忱才推门。
刚踏进科室,远处传来精神科赵医生标志性的招呼声。
“谢医生早啊!”
谢忱应了一声,他走到自动贩卖机前,指尖从咖啡按键上轻轻离开——这是他从前惯选的牌子。
塑料瓶坠落的闷响惊动了窗边落脚的麻雀,很快扑腾着翅膀飞走了。谢忱弯腰取出咖啡,瓶身凝结的水珠浸湿袖口:“你今天没踩点到?”
赵医生朝自己身后瞥了一眼,说:“这不是想看看海归么,他啥时候回的?”
谢忱的目光掠过走廊尽头,那间锁了一年的门此刻正大敞着,依稀能听见里面整理书本的轻响。
“周五。”他淡淡说。
“听说你们一起吃饭了?”
谢忱点点头:“同学组织的接风,那家店的菜还不错,等会儿把地址推给你。”
“行。”
他们随意又聊了会周末,谢忱周日一天都待在家里,陪陆元看了两部电影,晚饭后两人去附近的公园散步消食,还喂了几只流浪猫狗。
赵医生提及了上周遇到的一个患有PTSD的车祸幸存者,突然话锋一转:“说来真有意思,刚才我去找老魏,撞见方胜非要把他在国外时做的创伤后成长量表放在你们九点的会上,老魏答应了。”
谢忱拧开咖啡瓶盖:“那不挺好的吗,国外的研究比我们要细致的多,学无止境嘛。”
赵医生挑了下眉:“这倒也是。不过我就是不太能分区,他究竟是真心想分享,还是……”
“谢忱,赵医生?”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二人的交谈。
走廊尽头的窗户漏进一缕风,方胜不知何时出来的,朝他们笑着靠近。
赵医生突然顿住。
“二位在聊什么呢?带我一个?”
他的视线最先掠过谢忱,在看到他不自觉的将咖啡瓶捏到微微变形时唇角的笑意淡了几分,但很快又恢复正常。
谢忱表情如常:“没什么,闲聊而已。”
方胜并不介意他的冷漠,指着他手里的塑料瓶问:“院里现在只喝这种咖啡了吗,味道怎么样?”
“还行,你需要吗?”
“不了,我的味蕾早被星巴克养刁了。”
方胜有意展露着腕间的劳力士:“这种用工业香精兑的——”他鼻腔里泄出一声轻笑:“该叫咖啡风味饮料才对吧?”
谢忱垂眼,五指轻敲瓶身的节奏微不可察地乱了一拍。
“方医生可要慎言啊。”赵医生抬抬下巴:“行政科的小姑娘们可是照着星巴克季度财报精挑细选的呢。”
方胜一愣,赶紧说:“其实我的意思是……”
“谢医生!”不远处护士的呼叫混着急促脚步走来,橡胶鞋底碾过地胶的闷响由远及近:“魏主任找!”
谢忱点点头:“失陪。”
“快去吧。”
赵医生慢悠悠也按了自动贩卖机的咖啡按键,镜片后的目光斜斜掠过方胜紧绷的唇线:“我和方医生继续探讨……到底是星巴克的焦糖酱甜,还是我办公桌上放着的进口阿拉比卡咖啡豆更香?”
这下,方胜的脸色更黑了。
谢忱没再多停留,却在迈步的瞬间被方胜白大褂口袋里的银白钢笔吸引了注意——眼前的这支和他治疗室桌上摆着的那支相同,是当年导师赠予的毕业对礼。
·
主任办公室里的大红袍茶香格外浓郁,谢忱刚坐下魏主任就把一份研究报告推到他面前。
“小谢啊,方医生这次主动请缨要做开场报告。”
魏主任放下茶盏,茶水上泛着些许油光:“年轻人刚从麦克林医院镀金回来,正好给大伙开开眼,你觉得把他发言排你前面成不?”
谢忱食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磨白的边,刚才听赵医生说起时,他就隐约猜到了这种剧情走向。
“应该的,新视野总比老生常谈吸引人。”
魏主任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长长叹了一口气:“你呀,每次都这样……”
窗外的银杏影晃过谢忱低垂的睫毛。
去年那张推荐表也是放在他的面前,但他交上去一片空白。
当时魏主任气的直拍桌子:“麦克林医院是哈佛医学院最大精神科教学医院,多少美国精神医学学会主席都出自这里,别说小小的嘉城了,放眼全国有多少人挤破头想要这个名额,你……”
可无论他怎么说,谢忱也只是沉默不语,出了门接起了孙老头打来的电话……
魏主任知道他不争不抢,可有时又实在忍不住气他过于淡泊。
“主任,您看我这白大褂。”谢忱忽然拎起衣角抖了抖,阳光里浮起细小的棉絮:“我爷爷总说,我是全家的榜样呢。”
他把烫金封面的研究报告轻轻放下,扉页方胜的英文签名龙飞凤舞:“我觉得平静很难得,家也很重要,只要家里人在,我心里就踏实。”
“我还年轻,不缺机会。”
魏主任望着青年消失在走廊尽头的白色身影,走廊的嬉闹声漏进门缝。方胜带着美式腔调的普通话正在说:“所以说国内医疗系统最需要改进的就是……”
魏主任无奈的摇摇头,他并不认可谢忱说的话。他把茶叶倒进花盆里,戴上眼镜重新看了一遍新收到来自外院的信函。
·
九点的会议上,方胜可谓是大放异彩。中英文交杂着说着各种案例和治疗方法,引得一众医生们频频点头,他结束话题时,会议室响起热烈的掌声。
方胜脸上洋溢着得意地笑容,谦虚的说:“今天时间有限,下次我再和大家细说。”
说完,他看了一眼谢忱,可对方正把自己要讲的东西铐进电脑,并没注意到他。
方胜讪讪的坐了回去。
谢忱以阿青作为案例,大致描述了他的起因经过:“……这是我们在青少年抑郁门诊常见的治疗方法,但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治疗技术。”
他点击鼠标,屏幕浮现出虚拟教室场景。
“这是我目前参与的一项研究,根据目前的实验数据,当我们为患者戴上搭载生物反馈传感器的VR头显时,他的脉搏瞬间飙升至每分钟120次以上。与传统疗法不同,这个设备……”
“我们通过实时监测人体杏仁核与前额叶皮层的血流信号,调整虚拟场景的刺激强度……每当患者成功完成虚拟任务后,系统就会解锁一段校园记忆碎片,比如某次运动会得的奖项等等。这些数字记忆最终在神经层面重建积极联结……”
“当治疗八周时,患者就可以尝试走进真实的教室……”
他发言完,很快就有人提出相悖的声音。谢忱认真听完然后一一回答。
方胜是听说过这种治疗方法,可惜那时候他只顾着去找Dr.James推荐自己,而错过了那场后来千金难求的讲座。
听着谢忱在上面侃侃而谈,将一个个刁钻的问题逐一解答,就连最固执最保守的汪医生都松开了川字纹,保温杯盖滑落桌面发出“当啷”一声赞叹,他感觉有些不对了。
方胜的拇指死死抵住他在三手商店淘来的劳力士,耳边传来实习生兴奋的题问。那些曾追着他问麦克林经历的年轻面孔,此刻瞳孔里全映着台上人气定神闲的模样……
会议结束,魏主任留谢忱多谈了一会儿。
方胜木讷的慢慢走出去,临关门时他听魏主任压着喜悦对谢忱说:“我一直以为美国那边的研究是最先进的,没想到我们这边也早早就开始研究了,对了,你刚才说国内有的地方已经用于了临床……”
谢忱一直被留到快到午饭点,魏主任才放他走。
出了门,谢忱白大褂口袋里传来嗡鸣震动,他不用多想就知道是谁。
照片里不锈钢餐盘赫然出现一只卤煮过的鸡腿,盘子边缘还粘着半片葱花,明显是那小子背着巡逻老师仓促拍的。
【元元】:哥吃午饭了吗,中午别忘记滴眼药水
【xc】:我知道,放心
陆元的消息很快又发来:放心不了,因为哥一点儿都不会照顾自己
谢忱轻笑一声,这小崽子最近翅膀硬了,总想着要管他了。
不过,这种感觉似乎也不错——只有家人才会唠叨。
他攥着发烫的手机,屏幕上倒映出他微扬的嘴角。
这抹鲜活笑意和今早他送陆元去学校时这小子突如其来送的拥抱一样,小狗的身上热的烫人,慢慢融化着他心尖上每一道冰封的裂痕。
谢忱继续往自己的治疗室走,护士把今天下午的预约患者信息给他。
“谢医生。”小护士用病历本掩着嘴,圆珠笔尖戳向诊疗室方向,磨砂玻璃上映着某个人影:“方医生已经等你很久了。”
谢忱脚步一顿,唇角的笑容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