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漫天堂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禁漫天堂小说 > 流放路上,全家逃荒 > 第42章 第 42 章

第42章 第 4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夕踮起脚尖张望城门守卫查验凭证的动作,余光瞥见韩柳氏正偷偷揉着酸痛的肩膀。这些天修城墙她是最累的,毕竟以前可以算是富家太太,哪里习惯干这种沉重的苦力活,都是咬牙硬撑着的。

好在总算熬过来了,一家人顺利进了城门。

“这边走!”林夕就在前面引路,她之前卖人参时进来过,知道市坊在哪里。

在她的带领下,一家人穿过嘈杂的街巷,市坊飘来的香料味混着牲畜粪便的气息扑面而来。

韩元祝突然停住了脚步,眼睛直勾勾盯着路边蒸笼里冒热气的肉包子,喉结明显地滚动了一下。

林夕捏了捏荷包,大声道,“老板,来二十个肉包子!”肉包五文钱一个,瞬间花掉了小荷包里面的一百文,但林夕毫不手软。

肉包子一人两个,香气在春风中格外诱人,韩元祝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滚烫的肉汁烫得他直哈气,却舍不得吐出来。

全家人看他这样都不由得笑眯了眼,纷纷吃起香喷喷的肉包子起来。

吃完后全家人继续网签后,来到了一家布庄门口。

林夕眼睛一转:“爹娘,你们去看看这里的布料,我上次可都是在这里买的细纱布。”她故意把“细纱布”三个字咬得很重,看到父母眼中闪过久违的光彩。

果然韩守信夫妻二人进去了店里,两人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柜台上的绸缎,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触碰往日的记忆。

而趁着父母沉浸在布料的海洋里,林夕赶紧拉着两个哥哥溜进了隔壁鞋铺。“五双牛皮鞋,要千层底的!”她压低声音对鞋匠说。

当韩柳氏从布庄出来,看到摆在藤筐里的新鞋时,眼眶瞬间红了:“这...这得多少钱啊?”

“刚好够!”林夕大咧咧说道。她看着父母的破旧鞋,突然想起前世奶奶总把破袜子补了又补的画面,于是爽快地又掏出来二百文。

而她荷包里最后三十文也没有浪费,去换来了两包盐,家里的粗盐已经吃完了,这两包刚好做补充。

韩守信看着空空如也的荷包,故意逗她:“这下可一文不剩了,心疼不心疼?”

“给家人花的一点都不心疼!”林夕笑着道。她想起前世没来得及尽孝的遗憾,又看着眼前这个虽然落魄却依然温暖的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钱花掉了还可以再挣!”

“这话说得对!”韩守信朗声笑道,粗糙的大手揉了揉女儿的头发。韩柳氏悄悄抹去眼角的泪花,把新鞋和盐袋子紧紧抱在怀里。

钱都爽快地花完了,而落户的消息,却不太好。

茶摊老板说今年南边逃难来的流民格外多,把北边空着的的荒地都快占满了,粮铺伙计提到官府三天前就停了落户登记,连街角补鞋的老汉都嘟囔着“春耕不等人”。

原来最近各县来的招人差役,大都招够人了回去。

“咱们还有十天呢,总能碰到再招流民的落户!”韩柳氏打气道,但攥着林夕的手却紧了紧。

一家人只好拎着东西又回去青柳村那边,边等着边打听。过程中,他们家的野菜饼生意不能停,这可是现在难得的来钱路子。

只是接下来几天主力变成了韩守信和韩柳氏,林夕和两个哥哥主要去摘野菜和洗菜等打下手。全家人加上袁小兵兄妹两帮忙,每天足足能做三百个野菜粗面饼。

只是城门口卖野菜饼的摊位多了三家,有个精瘦汉子总在韩家饼车前晃悠,眼睛直往他们的藤筐里瞟。看来这野菜饼的生意,已经来了竞争对手了。毕竟那野菜饼配料简单,只要尝试几次就能摸索着做出来。

如此林夕她们的生意差了很多,往往要兜售好几个城门,临到天黑了才堪堪卖完。

尤其是已经有人开始打价格战了,有人卖两文钱三个,哪怕味道没有韩家的好,更是抢走不少生意。

林夕她们坚持没有降价,只是每日做的饼数量减少了一些。如此一边打听消息一边卖了五天饼,终于在城内的府衙门口看到一个招人的告示,“大单县大庄村招矿工,一个矿工可带一名亲眷落户,落矿籍,日结工钱,每户分永业田十亩。”

“矿工?”林夕盯着那两个字,喉咙发紧。她想起前世新闻里那些黑黢黢的矿洞,总伴着“轰隆”的塌方声。

可眼下哪容得挑拣?修城墙的苦役像悬在头顶的铡刀,如果再等下去,要是再没有落户,他们就要又去修城墙换取新的临时入城凭证,越往后越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没一会儿,报名的队伍已经排到了街角,韩守信和韩柳氏对视一眼,终于咬牙挤了进去——户籍就是命根子,先抓住再说。

林夕也无力阻止,毕竟她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她早托张三打听过,若要走门路落农户,他们全家人怎么都得花个上百两,甚至还要花更多上下打点。

现如今他们一家可凑不齐那么多银钱,哪怕林夕把空间里奶奶的金银戒指,以及所有剩下的三七粉这些都卖了估计都不够,因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报名倒是顺利,官差蘸墨的毛笔在黄册上划拉几下,韩家父子三人的名字就烙上了“矿工”二字。

“女人下矿晦气!不收!”那差役啐了一口,韩柳氏只能红着眼让小儿子去做工。

一家人都成了矿籍,户籍证明上一家人的名字也都改了,分别是韩有福、柳秀兰、韩大庆、韩大祝,就连林夕也由韩晚颜变成了韩夕,一家人都要适应这些新的名字,也要去适应全新的生活。

这时袁家刚好也完成了修城墙的任务,也拿到了临时进城凭证过来,赶上了这一次招工。

他家为了顺利落户,十二岁的袁小兵都被划成了矿工,日后要跟着一起上工。

暮色里,两家人跟着差役往西城门方向走,城内墙根下一个大院里已挤满灰扑扑的人影。所有人在那里歇一晚上,明天晌午时便正式集结出发去北边的大单县大庄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